正文 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1 / 2)

“他娘的,就這點破銅爛鐵,還不夠炸藥錢!”一行六七個人,渾身泥土,人手挖掘鐵器,手電筒的光芒下,隱約可見那一張張粗獷的麵孔。

“破銅爛鐵?哈哈,哥幾個,咱就等著發財吧,咱們可挖到寶兒了!”一個帶著眼鏡的家夥很是興奮。

眾人大喜:“孫教授,怎麼回事?”

這人名叫孫博望,人稱“孫教授”,倒是個敬稱,主要是說他通曉曆史,頭腦精明,常有不可思議的奇思妙想,是這夥盜墓賊中的核心人物。

孫博望拿著手電筒在墓穴內四處通照,詳細的道:“此墓雖簡陋,然排布禮儀頗為講究,尤其以‘題湊’葬式為主,又有梓宮、外藏槨、耳房等組成,無需多想,此墓必有重寶!”

“太好了!”

孫博望的才學無可置疑,一行人個個眼睛發亮,又有好事的問道:“孫教授,啥叫‘題湊’啊?”

孫博望道:“題湊葬式,始於上古,盛於漢代,漢後則不再使用。此墓不尊周禮,當是漢墓無疑。依格局方位又可以進一步斷定,這是東漢墓地。墓前有兵器陪葬,可以斷定,墓主人生前……應該是一位將軍!”

“將軍?哈哈,太好了,原來是一位大將軍!”歡呼叫好的聲音隨之響起。

孫博望卻一擺手,一副沉思的模樣:“不過這墓地真是奇怪,既是題湊,就該是王公貴族,可為何葬品冥器如此普通?”

見孫教授陷入思考,眾人噤聲,眼珠子咕嚕嚕的打轉,誰也不敢上前叨擾。

一般來說,凡是貴族人士的墓穴,通常會有銘文,以記墓主人生前的光輝事跡,可是孫博望找遍了所有的冥器、檢查了棺槨的每一個角落,竟然沒有見到一個文字。

不禁感到十分困惑。

“小孫啊,怎麼了?”一個白發長者終於問道。

孫博望搖搖頭,起身說道:“大家忙活起來,仔細找一下,看看哪裏有文字,動作要輕些啊。”

“好嘞!”到底是盜墓老手,眾人馬上分而散之。

果然,人多力量大的好處顯現出來。

“孫教授,快來看,這裏有字!”一個青衣人低聲喊道。

其餘眾人繼續搜尋著墓地內的每一個角落,孫博望則跑過去觀瞧,原來這是一把三尺有餘的寬背刀。

定睛一看,背刃上果然有字:“孫翊,叔弼者也,丹陽太守,果敢忠義,江東猛士。”

原來是他!

孫博望眼睛一亮。

“孫教授,這墓主人到底是誰啊?”青衣人好奇的問。

孫博望道:“孫翊啊……嗬嗬,他是孫堅的三兒子,孫策和孫權的三弟。孫策死後,孫權繼位,委派他到丹陽郡當太守,卻沒想到,上任沒幾天,他就被手下親信給刺殺了。”

“原來是孫權的弟弟啊!”青衣人大喜,隨即費解的問道:“不對呀,他是太守,怎麼還能被手下親信給殺了?”

孫博望腦子一轉,想起了發生在東漢末年的那一段曆史。

的確,孫翊的死亡,至今還是個疑案,眾說紛紜。

有說他目光短淺、任用小人的,有說他自大張狂、酒後無德的,當然,更多的還是“陰謀論”。

孫策的死,孫權是最大受益者,而孫權即位後,江東證據出現了不小的震動,比如孫翊遇害、軟禁孫輔、征討李術,又比如周瑜、呂蒙的蹊蹺死亡等等。

當然,這些經不起推敲的陰謀論調調,孫博望隻是一笑而過。

曆史到底是怎樣?又有誰能夠確認呢?

曆史本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書都是由成功者書寫,古往今來,篡改曆史、重修史書的大人物筆筆皆是,沒經曆過那個時代,一切都隻是想象而已。

孫翊的死因究竟為何,也許隻能封塵在曆史的塵埃中了。

很快,那邊就傳來了興奮的聲音:“孫教授,孫教授!快來看,這邊有個耳室!”

“哦?”

孫博望眼鏡一亮,馬上衝了過去,既然這主屋中沒什麼驚人的發現,說不定在耳室中會有什麼好東西。

這個耳室所有的暗門都是向內開的,好在孫博望見多識廣,為人精明,一眼就找到了機關,隻聽“轟隆”一聲,這巨大的石門猛地一顫。

眾人不禁嚇了一跳,麵色蒼白的後撤閃躲,唯有孫博望看著他們驚駭的樣子好笑的搖頭。

“這洞穴要是真的塌陷了,你們以為能跑出去?”孫博望揮了揮手,“機關已開,咱們大夥合力,把這石門推開吧。”

“這……”大家還有些猶豫。畢竟剛才石門發出的那一陣轟鳴,現在還心有餘悸,萬一這石門倒塌了,那還不把大家砸成肉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