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一片嘩然?捕快需要一定的武藝,而禁軍正好精通武藝,又能激勵禁軍立功殺敵,的確是良方。
“臣代八十萬禁軍叩謝官家大恩!”樞密使曹暉鄭重道。
此法對禁軍極為有利,軍方自然全力支持。
百官見狀,不由眼神一縮,他們沒有想到官家竟然還有一層深意,拉攏軍方,當下紛紛保持沉默,不再反對。
垂拱殿內,
“啟稟太後,懲奸除惡令在民間一片叫好,人人皆稱其為善政。”
太皇太後聽著梁惟簡稟報,不禁一陣默然。
她思想保守,一直反對變法,然而趙煦的懲奸除惡令卻讓她無法下手。
此法打擊是一群害群之馬地痞流氓,收獲的是一片片民心。
試問,當她知道如此良法的時候,恐怕也不會拒絕推行懲奸除惡令。
“母後,官家竟然又亂變法了,他竟然廢除捕快賤籍,讓立功禁軍擔任捕快!”趙顥匆匆進來,氣急敗壞道。
“廢除捕快!立功禁軍擔任捕快!”
太皇太後眼神一縮,趙顥隻會前來告狀,而她則看出趙煦此舉的高明之處,非但可以解決一部分冗兵和捕快良莠不齊問題,更能拉攏軍方。
“去!將藥給哀家端來!”
高太後沉聲道。
“是!”
梁惟簡一愣,立即照辦。
很快,湯藥熬好,這一次,高太後並沒有倒掉,選擇一飲而盡。
“母後!官家如此胡鬧,定然會惹出大亂子的,母後可要以國事為重呀!”趙顥在一旁努力詆毀趙煦道。
高太後沉默片刻道:“如今哀家的身體已經康複得差不多了,你就離開汴京吧!”
如今的局麵已經不是試探不試探的問題,再這樣下去,她恐怕也要大權旁落了。
“母後!”
趙顥聞言一震,不敢置信地看著高太後,他沒有想到趙煦已經使手段染指兵權了,母後竟然還能容忍,竟然又一次放棄了他。
“官家乃是天下之主,兵權本就是他的,何來染指一說。”高太後一眼看穿趙顥的想法,直接道。
如果說趙煦沒有手段,她反而會很失落,畢竟她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為大宋培養英主。
而趙煦的種種行為,的確有英主之姿,這讓他喜憂參半。
“兒臣………………。”
趙顥還想急需挽回。
“此事已定,不容更改!”高太後直視趙顥道。
趙顥聞言,頓時呆立那裏,他最了解母後,知道已經母後意已決。
“母後保重!兒臣告辭!”
良久之後,朝著高太後重重叩首,失魂落魄地離開垂拱殿。
然而他沒有看到背後的高太後同樣淚流不止,痛心不已。
如果趙煦真的一朝得勢重啟新法,弄得天怒人怨,她會以國事為重。
如今趙煦的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自然同樣也要以國事為重,極力避免皇權之亂。
“太皇太後保重身體!”
一旁的梁惟簡勸道。
高太後搖了搖頭道:“此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哀家今日痛下狠心,總比日後陛下出手強百倍。”
她知道自己讓雍王趙顥離京,趙顥也能榮華富貴一生,這已經是一個母親對他最大地保護了。
隨著太皇太後身體康複,重回朝堂垂簾聽政,雍王趙顥再次啟程離開汴京,這一次再無人挽留於他。
當趙煦得到消息的時候,不禁會心一笑。
這一次,他徹底贏了,再無威脅皇位之憂,如今他距離親政隻有一步之遙。
朝堂之上,朝堂上太皇太後和趙煦並列而坐,看似和之前一般無二,實則已經天差地別。
趙煦頒布的懲奸除惡令和改革衙役的法令,並沒有被廢除,也再無人提起,仿佛從未發生過一般。
然而一眾大臣的態度卻悄然改變,之前一眾大臣商議國事,皆直麵太皇太後,讓趙煦隻能看到後背。
如今都如蘇頌一樣,先是給高太後彙報之後,再恭敬地對趙煦回報一遍。
趙煦用自己的表現,贏得了朝堂上下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