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薄冊胡亂攤做一堆,每本封皮都不一樣。完全不似其他報紙書籍,整整齊齊摞成一疊,讓人一目了然。
這天,凱爾西取回偵破開膛手案的‘報酬誠意’,路過報攤再次看到相似擺放方式,沒忍住好奇問:“那些薄冊是舊書嗎?”
攤主搖搖頭,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說,“別聲張,自己看。統一價,一便士一本。你要,我包裏取貨。”∫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什麼那麼神秘?
凱爾西拿起薄冊子,劣質紙張的手感不能更糙。
翻開扉頁,入目就是刺激。
一幅扭曲的幹屍圖,屍體邊吸血鬼正在舔著滴血獠牙。
五分鍾,她極快地將攤上十二本薄冊掃讀一遍。
每冊十頁左右,除去封皮,有三四幅插畫,又連載著三四章文字故事。大致能分成犯罪驚悚、怪獸奇幻、哥特恐怖、鬼怪複仇等類型。
“還有嗎?”凱爾西心裏閃過一個念頭,“不同的分冊,都給我一本。”
“有。現貨一共六十本,其中五套完本,其他都是連載。”
攤主見凱爾西爽快地付了五先令,樂得多介紹一番。“這些行內統稱廉價恐怖小說。”
四十年前,19世紀30年代,歐洲逐漸興起廉價恐怖小說。
如今迎來了這個流派的黃金時代,僅在英國就有上百家廉價恐怖小說的出版社。不隻倫敦,整個英國,遠到歐洲大陸,都隨處可見此類薄冊。
薄冊連載故事,一周一印,一本僅需一便士。
每冊大概三到四章節,四到五冊為整個完本。一個多月,人們以四五便士,就能將一個廉價恐怖小說從頭到尾讀完。
攤主笑到,“這些非常好賣,勞工們也輕輕鬆鬆一買十幾本。一便士太便宜了,全英國找不到比它更便宜的東西。說的難聽些,廁紙都比這書貴得多。人們大都不專門買廁紙,買這書,既能讀又能用。”
話是粗俗,卻符合當下現狀。
與後來的軟紙不同,現在市麵上賣的廁紙還都偏硬,它的使用感受與報紙、廣告紙差不多。廁紙價高,中上人家才能買得起,而很多人沒錢去顧忌紙張衛生,用得都是生活廢紙。
一番簡短談話,凱爾西已窺見廉價恐怖小說的暴利。
薄薄一冊極為便宜,但占滿了各國各地的報攤。
以倫敦為例,四百萬的人口裏,中下層占了大比例,極度保守假設有三十萬人買此類薄冊子。
即便每本一便士也能聚沙成塔,每周既得一千二百五十英鎊。
扣除粗製濫造的印刷與銷售渠道費用,再度保守估計,總能淨賺七八百英鎊。
凱爾西暗暗咋舌,以上還都是保守估值。想到薄冊賣得並不夠光明正大,她又問攤主。“會買不到嗎?我是說警察來突查什麼的。”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攤主聳聳肩,“誰讓這些故事與紳士與淑女的品格毫不相關。”
雖然廉價恐怖小說風靡於世,下至苦工上至貴族,誰都能讀得起,但人們鮮少當眾閱讀或探討。
這一流派與維多利亞時期的主流價值背道而馳,書寫的是血腥暴力、殘酷離奇、反複無常。
中上層人士批評此類故事荒誕到足以腐蝕人心,不願坦誠麵對城市光鮮表麵下存在的殘忍現實。
攤主說了些知道的,“遇到舉報,警察會以別的名目突擊檢察出版社,對報攤書亭倒沒怎麼管。
出版商交一些罰款,誰讓他們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