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弑君 陛下當真最愛我?……
《金絲帳》
醉酒微酣/著
第一章
魏國隆興四年。
打著“清君側”旗號的義軍已經攻到了城門之下,魏國最負盛名的佞臣杜立德還來不及投降,便被淩空而來的一支利箭射中了左眼,鮮血噴灑一地。家奴背起傷重的杜立德慌忙逃竄,其餘眾人見狀惶恐不已,紛紛丟盔棄甲,如受驚鳥獸四散。
義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占了京城南門,待城門大開,轟隆震天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隻見一隊玄甲兵士策馬而來,為首之人身姿挺拔麵目英冷,眉梢還有血漬尚未拭去,更添幾分肅殺之氣,他的馬背上挎著長弓利箭,樣式與射中杜立德的那支一模一樣。
先鋒軍派出的斥候頭領此刻正好在南城門,見來人振臂高呼。
“報——”
拓跋泰聞聲急急勒馬,詢問情況。
“稟將軍,我等已照令封死宮門,不許進出,有十數人從內宮河道潛出,也盡數打撈上岸了。”
“無論死活,都不可放過。”拓跋泰遙望內宮的方向,又問:“東西二城門如何?”
斥候回稟:“尚未攻破。我軍是最先入城的。”
“都知道杜老賊所在的南邊防備最嚴密,武器也最精良,那兩個老奸巨猾的東西貪生怕死不敢打南邊,自請去東西兩路,這都一天一夜了還沒攻下來?”拓跋泰身側一名副將不屑嗤道,“我呸!老不要臉的!”
言詞中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義軍名為“義軍”,雖師出有名,但實則乃三方聯軍,主帥都有三位,拓跋泰又是在義父旗下效勞,生生矮了眾人一頭,說話也沒那麼重的分量,起義數月以來,拓跋泰與手下軍士都受了不少閑氣。
鄧副將耿直爽快,拓跋泰卻想得更為深遠,道:“南門被破的消息傳開,聯軍必然士氣大漲,守城之人抵擋不了太久。”
鄧副將問:“那我們接下來如何?難不成還要去幫那倆老東西?”
“不。”
拓跋泰攥緊了韁繩,果斷下令:“兵分三路,你帶一隊留守此地善後,找出杜立德,另一隊去迎義父入城,剩下的——”
“隨我進宮。”
魏國內宮,摘星樓。
摘星樓高百丈,是如今的魏帝元啟特意給崔貴妃修建的,綾綃作紗錦毯鋪地,香木為梁雲母嵌壁,還擺放了數之不盡的奇珍異寶,極盡奢華。
可此時的摘星樓一片狼藉,成群奴仆已不知所蹤,連崔貴妃寢臥裏都是妝台零落的模樣。
“貴妃呢?貴妃在哪兒?”
元啟穿著一身內侍的衣裳,跌跌撞撞闖進摘星樓找人,一路上他與許多懷抱金銀財寶的宮人迎麵相撞,但他們似乎都沒有認出他,眾人都隻顧著瘋跑逃命。好不容易元啟扯住一個人詢問,卻被推搡在地。
“陛下——”禦前總管太監德順顫顫巍巍跟上來,攙起了元啟,苦口婆心勸道:“您快走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元啟蒼白著一張臉,長期的放縱導致眼下浮腫青烏長久不散,像兩團掛在眼瞼的烏影。他拂開年邁的德順,繼續往摘星樓深處尋去。德順急火攻心,跺跺腳跟上去:“老奴剛聽說貴妃娘娘去了宮女的屋子,陛下去那兒尋尋吧,尋著了趕緊走!”
崔貴妃身邊有個頗得寵信的大宮女名叫佛蘭,元啟是認得的。他一路摸到佛蘭的住所,聽聞裏麵有人說話,其中一人的聲音正是貴妃崔氏。
“愛妃!”
元啟內心一喜,推門而入,卻看見兩個身著素衣的女子。一人正是宮女佛蘭,而另一人即便隻穿布衣,臉上不施粉黛,一支發簪也無,依舊能吸引走所有人的目光。
她隻需站在那兒,已是傾倒眾生。一如當年元啟初見。
佛蘭一驚,下意識把手中包袱藏了藏,並且挺身擋住崔貴妃。
崔貴妃卻撥開佛蘭,笑著朝元啟走去:“陛下怎麼來了?”
“朕來接你。”
元啟上前捧住柔荑,略覺冰涼,抬眼見崔貴妃似笑非笑地看著他,趕忙解釋:“朕知道前些時日冷落了愛妃……但朕心裏最愛的還是你,這外麵不太平,朕其他人都顧不上,隻來同你一道走。”
崔貴妃似有不信,拿眼睨他:“陛下當真最愛我?那柳才人衛美人呢?”
“那些庸脂俗粉,怎可與愛妃相提並論,不過是些解悶的玩意兒罷了。”
“陛下好生薄情。”崔貴妃嬌嗔埋怨,唇角卻是往上揚的,“若是兩位妹妹聽見了,不知有多傷心呢。”
元啟素來最愛貴妃一顰一笑,總覺得這般絕色天下間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隻是他身為帝王,後宮佳麗三千,總不能隻守著貴妃,況且男人的劣根性不就是愛嚐新鮮滋味?仔細一想,元啟才發現自己似乎有四五個月不曾召喚貴妃了,所以這會兒崔貴妃吃味拿話刺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愛妃跟兩個死人計較什麼。”元啟眼中閃過一絲陰狠,他抓住貴妃的手,“隨朕走。”
“陛下,您弄疼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