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節(3 / 3)

香港“紅旗幫”, 在大清閉關鎖國時期,曾是南中國海上數一數二的海盜勢力。乾隆嘉慶年間,海盜頭子鄭一擁有船隻千艘, 黨羽萬人, 擄疍家娼女為壓寨夫人, 後者人稱“鄭一嫂”。又擄一年輕漁民張保仔為養子,乘著掛紅旗的海盜船, 橫行雷州半島及珠江流域。

鄭一意外身亡後, 壓寨夫人改嫁給便宜兒子。張保仔和他的繼母鄭一嫂成為新的雌雄大盜。他們擊沉了無數中外商船,掠取財富不可勝計。◎思◎兔◎網◎

後來清廷和洋人聯合圍剿, 紅旗幫不得已接受招安, 並入廣州水師。偌大紅旗幫銷聲匿跡,成為傳說。

但是它並沒有真正消失。英軍到來之前, 香港的原名“紅坎山”, 以及諸多地名如赤柱、紅磡、赤蠟角、紅香爐……都染著紅旗幫的顏色。

以及更少人知的是, 紅旗幫的紅,乃是“洪門”之諧音。隨著內地反清活動被日益鎮壓, 香港成了反賊收容所, 紅旗幫和洪門長房“青蓮堂”合流, 始終紮根在中國南端這圈崎嶇的海岸線上。

而在普通民眾和港英政府眼裏, 這個傳承悠久的秘密組織分支有個更世俗的名字:三合會(Triad)。

如今的青蓮堂首,人稱“鳳嫂”, 自認是鄭一嫂傳人, 所以作風上也故意很放縱,故意逗這遠道而來的二房老弟。

蘇敏官不跟鳳嫂一般見識, 站起來長長一揖。

“春魁等十餘兄弟,往後就拜托你們。日後常通氣……”

鳳嫂:“好說!我們正缺一艘往返大嶼山的快船, 你今日雪中送炭,要我再收一百個都冇問題啊!——話說,內地抓洪兵抓得這麼厲害,你們幹脆整個洪順堂宏化堂都搬來好了,英國佬雖然也不好對付,但我們有律師啊!”

蘇敏官客氣地笑笑:“再議。”

內地確實不好混了。“長毛”早就成了嚇唬小孩的傳說,撚軍也被滅了幹淨。清廷欲裁撤湘軍淮軍,卻發現軍隊裏居然混了不少會黨餘孽,聯合起來鬧事爭餉。這種皇帝眼皮底下造反的勾當怎麼能忍,於是格外嚴苛搜捕。

義興船行雖然藏身上海租界,但船總是要開入大清海界的。幾年裏,那些前科累累的成員們先後暴露,譬如在太平天國當過將領的洪春魁,在被幾百清軍屁股後頭追了三天之後,黯然決定遁出內地,到香港先避一避。

於是這一趟,蘇敏官親自帶隊,帶來十幾個難民,請紅旗幫收留庇護。

當然也不讓人家白幫忙。附送窄帆快船一艘,供鳳嫂帶人跟英國海軍打遊擊。

近年來,京杭運河淤塞,朝廷南北貨物調運改為海路。這可肥了滬上運輸業,重啟之後的義興船行抓住機會,接到幾個漕運的單子,業績突飛猛進,送一艘帆船小意思。

-------------------------------------

旅店內的賭局散了。林玉嬋上樓到客房,找個角落,偷偷舔幹淨冰淇淋的碗。

不是她摳門。第一次在大清吃到冰淇淋哎!

上次吃到這種劃時代的美味,好像還是從廣州出發的客輪裏,一枚偷來的蛋撻……被人塞進她嘴裏,熱騰騰、滑溜溜……

十年了,那滋味還記在舌頭上。

香港本地還沒有像樣的製冰業。這冰是貨真價實從美國開鑿裝船,再長途海運而來的,加上牛奶公司的香草味奶油和糖霜,完全犒勞她一天的辛苦。

她美滋滋一抬頭,隻見一雙弧度優美的眼睛,一眨不眨,盯著自己。

林玉嬋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