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3 / 3)

不僅是為了這一次采購。江南製造局一切從零開始,如果能贏下這一次的招標,以後多半能成為簽約采購商,那就有源源不斷的單子了!

給慈禧供應花露什麼的,來錢雖然多而快,畢竟不穩定。哪天太後一念之差,打算換個別的新鮮產品,她也沒脾氣,連違約金都拿不到。

但是江南製造局可是會一直活著,活過大清,活過民國和日占,活到新中國,活到21世紀。

她做好充分萬全的準備,投標書修改到深夜,弄得蓬頭垢麵眼帶紅血絲。好在容閎就暫住在二樓客房裏,直接上樓一遞,門都不用出。╩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第二天,本來想一覺睡到中午,又早早醒了。林玉嬋來到江南製造局門口,久久地看。看工人進出,看原料送入,看好奇的百姓們圍著那廠房指指點點。

徐建寅已經來到翻譯館開始工作。連帶著他爹徐壽、世交華蘅芳、李善蘭……容閎財大氣粗,一封封書信邀請,幾乎把江南西學圈有名有姓的人物都挖了來 。

由於赫德離開上海,廣方言館的規模又擴大,為了便於管理,也搬來了江南製造局後院。偌大一個工廠,一半的麵積成了文人學者聚居之地,引人矚目。就連向來疏於報道中國事務的《北華捷報》,也特地留出一整個版麵,驚歎這一清政府的先進政績。

在一派欣欣向榮的大生產景象中,林玉嬋終於等到了招標結果。

----------------------------

“容先生,消氣……”

林玉嬋覺得自己有點角色錯置,拉著容閎袖子不讓他再轉身。

“我說話都不管用了嗎?我堂堂一個督辦,我的意見都是廢紙嗎?”容閎罕見的怒容滿臉,揮著拳頭叫道,“太後親口欽定的供應商他們都不認麼?那個‘滿發行’是什麼散兵遊勇,他們根本沒有資質……”

“那個‘滿發行’,大股東是李鴻章的族弟。”林玉嬋疲憊地說,“太後管不到這裏,李撫台可以。您千萬別跟他起衝突。”

北京城裏一句太後“金口玉言”,和真金白銀、近在咫尺的利益相比,也得退讓。

自從得知李鴻章的親戚也開始下場競爭采購商的位置時,林玉嬋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江南製造局雖然擁有幾乎是遠東最先進的軍工機床,聘用了一批世界頂尖的學者工程師,但它的本質,還是個衙門。

大清的衙門。

當然,衙門不缺錢。林玉嬋送去的幾十頁細致標書,被他們欣然采納,回饋了一千兩銀子。然後就轉手送給了那個“滿發行”,當做現成的采購指南。各種原料提價三成,眼下已經采購過半。

衙門也很會做人。博雅公司還是得到了幾口殘羹剩飯,被授權成為了“翻譯館”的供應商,進口一些小件的西洋科學器械、科研原料、外文書籍、乃至供應茶葉……

倒也小有利潤。

不過跟林玉嬋暢想的,為近代中國工業抱薪填土的夢想,還是頗有差距。

容閎已經跟有關人員吵了好幾架,每次都被笑臉送出來,說不好意思,本部門無能為力,要麼您找找別人?

江南製造局是肥差衙門,裏頭的管理人員拿著洋務經費,隻求升官發財、積攢資曆。偶然辦幾件實事,也是為了得到上級的嘉獎。

做事越多,犯錯的機會越多,不幹活才是最保險。

誰肯冒著得罪李鴻章的風險,幫容閎說話。

於是眼下,明明是博雅公司錯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