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究底,博雅有兩位高知經理,人還都老實,培訓出的下屬也都有良好的工作習慣。記賬記得精細科學,收條票據一樣不少,核賬的時候一目了然。相比過去義興的草賬,都是船工大老粗在起伏的甲板上,亂劃拉幾筆拚出來的,核算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老趙天分一般,偶爾還開小差,但真做起事來很認真。偶爾算賬出錯,加班也要補回。
現在換成蘇敏官。他下筆如飛,就壓根不知道“算錯”兩個字怎麼寫。
林玉嬋大出意料,但合約裏說好的工錢不能少,隻好付著他每月十二銀元,讓他每天幹三個鍾頭的活。
於是蘇敏官成了社會閑散人員。他的第一件事,先把義渡恢複起來,保留義興的一丟丟市場份額,讓雙銅錢標誌繼續頑強地飄揚在蘇州河的水麵上。
此外,作為兩廣洪門的總話事人,“留滬查看”的將功補過分子,他還得定期在茶館“把水口”——處理組織事務、接待同門兄弟、調節會員糾紛,等等。這些事過去都在義興茶館完成,如今義興茶館抵押出去,招牌換了,生意照舊,他每十天去坐上半日,過問下兄弟們近況,盡一下金蘭鶴的義務,人家還給他茶水打折。
時間還是用不完。於是每個周末,他基本上都磋磨在商會裏——不再參與事務,隻是旁聽和整理資料,漫無目的地聽取各地商業情報,當個消遣。
剩下的零散時間,他就窩在小洋樓裏讀書喝茶,最大限度地享用“包吃包住”的福利——讀的當然不是什麼孔孟聖賢書,而是流行有趣的小說畫冊、新刊印的名流詩文、中英報紙、博物誌略。有時候還拉著“室友”一起讀。
林玉嬋也不是次次給麵子,經常放他鴿子:“我忙著呢!”
……
蘇敏官想到她那似嗔似怪的模樣,嘴角不覺微翹,掀開馬車窗簾,遠遠看到西貢路的入口。
“她今天應該在。”他對容閎說,“一起吃午飯?”
------------------------
博雅總部小洋樓裏,林玉嬋臉上掛著誇張僵硬的笑容,正在接待貴客。
“……太好了,有您這句話,我們就放心啦。”
貴客是內務府的皇商。辮子梳得油光水滑,穿著厚實挺括的綢馬褂,趕上上海黃梅天,全身都是汗。兩個家仆蹲在他身後,一左一右,機器人似的給他打扇子。
林玉嬋體貼地開了全窗,燃了驅蚊的香,又泡了清涼的薄荷綠茶,按照京裏人的口味,加了幾瓣茉莉花。
因著去年慈禧一句話,博雅公司另辟新業務,給太後以及後宮諸位娘娘供應西洋香藥保養品——精油、花露、麵霜、糖蜜,還有剛剛開始工業化生產的潔麵乳和散粉,供給宮裏的貴婦嚐鮮。
這是皇家級別的采購,絕對不能怠慢。
好在如今博雅公司權力下放,兩位經理基本能獨當一麵,獨立完成茶貨棉花的生產買賣鏈條,不用林玉嬋多插手。她作為公司總經理,日常工作就是查漏補缺,製定投資計劃和經營方案,聯絡一些大客戶等等,反倒比以前自由一些。
於是她有大把時間投入到內務府的采購當中。跑了無數洋行,比對無數產品,最終甄選出幾樣最頂尖的,再親自譯出天花亂墜的產品說明,拿給內務府皇商一看,對方果然很滿意。
“夫人不愧是果然是太後瞧上的生意人。這些玩意兒我們在京裏都沒見過。先每樣來一百件,娘娘們用得好了,有你發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