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節(2 / 3)

但李鴻章是洋務派炙手可熱的新星。曾國藩已經老了,且因放任湘軍屠城而名聲掃地。而李鴻章手握精銳淮軍,雖然職位不高,人人都能看出他前途無量。

對此李鴻章的回應也很官方: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官的講究不忘初心,陳年舊事也有追究的意義,否則如何給後人樹榜樣?

與此同時,上海租界的洋人報紙隔空質問大學士裕盛,為何視洋人如洪水猛獸,寧可栽贓陷害也要毀壞大清和外國的關係。

不知誰起的頭,各大洋行聯名上表,通過領事館遞送總理衙門,要向清廷討個說法,否則他們生意做不下去。

裕盛被多方同時發難,小題大做,多年塵灰一並翻出來,打了個措手不及,應對不佳,連帶幾位“清議”的京師士大夫一同被拖下水。慈禧太後壽誕在即,卻被兜頭潑了這一盆臭水,大發雷霆,借皇帝之口將裕盛訓斥一番,責令他限時自證。

裕盛氣得臥病。病中,李鴻章遣人秘密來訪,談了一個時辰。

第二日,裕盛入朝請罪,主動承認“文祥和洋人私相授受、在洋行存有巨款”之事實為誤會,是他的手下辦事不利,用別處撿的廢信冒功請賞,此人眼下已經被送去議罪。他自己修養欠缺,急於嘩眾取寵,以致未加審核,當眾讓文祥下不來台,理應親自向文祥賠禮道歉。

這時離慈禧壽誕隻剩三天。太後滿心過生日,懶得再追查下去。李鴻章順勢給個台階,收回了先前氣勢洶洶的彈劾,奏請皇上太後就事論事,罰裕盛這一次即可。看在裕大人對大清勞苦功高的份上,以往的事就不追究了。

於是文祥正名,回到總理衙門,還被慈禧賜了點飯食壓驚。朝中上下慶賀,皆道皇上太後英明。

裕盛失去軍機處的兼差,仍以大學士的身份在弘德殿行走,算是個“留朝查看”。

此事剛剛告一段落,朝廷又接一喜報。上海最大之西人旗記鐵廠,經洋務派大臣不斷斡旋努力,從牙縫中省出銀子,終於談妥價格,使其落入大清朝廷之手。從此大清便有了第一個設備完善、功能齊全的軍工廠,能修造大小輪船及開花炮、洋槍……

西人之科技盡入大清彀中,是太後生辰最好的賀禮。一時間諛詞如潮,仿佛大清明日就能複興祖業,震懾外夷,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

慈禧高興得夜不能寐。此時幾個洋務派大臣“忽然”想起來,提到那個無辜牽連的蘇林氏。

慈禧一時沒想起來:“是誰?”

安總管翹著蘭花指,指指她手邊那空了一半的法蘭西花露,慈禧這才恍然大悟。好像是見過這麼一號人。

挺伶俐的一個女子,倒還怪想念的。當初為何生她氣來著?有點忘了。

壽誕、鐵廠,雙喜臨門。李鴻章贈的珍稀鸚鵡在她耳邊妙語連珠:“太後慈祥!太後聖明!”

慈禧心情前所未有的愉快,立刻授意把人放出來。之前的賞賜誥封什麼的還都恢複原樣,賞點銀子,讓她走吧。

“等她回去,讓她別忘了把那些說好的東西送到宮裏來!就這花露,再來十瓶!我等著哪!”

至於蘇林氏這兩個月是怎麼過的,冷不冷餓不餓,有沒有挨刑獄,有沒有被侮辱……這就不是太後關心的事了。天恩浩蕩,能把已經扣在她頭上的鍋撤下去,她就該回家燒高香。

紫禁城內小小風波蕩盡,人們重新開始普天同慶,為太後壽辰做著最後的準備。

*

林玉嬋捧著那封駢四儷六的“太後諭旨”,更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一方院子裏囚得太久,每天見到最多的活物就是螞蟻和鴿子,每天吃到的最稠的食物就是粘著鍋巴的粥底兒。她覺得自己頭腦有點遲鈍。被人催了好幾次,才沙啞地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