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節(3 / 3)

蘇敏官:“……”

不理她,另取一張紙,換了小楷紫毫,沉吟片刻,慢慢寫出一行名字和地址。∮思∮兔∮在∮線∮閱∮讀∮

“洪門山堂林立,各支態度不同,在北方各省基本都不成氣候。”蘇敏官說,“去年,我在天津衛發現一個尚存的聯絡點,是個茶館。不過他們跟兩廣關係淡薄,點頭之交而已。你去了,別想茶水免單,最多讓你免費聽場相聲。”

林玉嬋抿嘴一笑,將紙條也收好,記下“八角茶館”的名字。

她挽住他胳膊,笑道:“陪我上街買點東西。”

--------------------

第219章

林玉嬋聽赫德說過許多次, 京師風氣保守,洋貨難得。雖然每年都有奇珍異寶進貢到宮裏,但那些生活中的機巧玩意兒——衣襪、眼鏡、胰脂、玻璃杯、洋皂之類, 市麵上反倒少見。偶有售賣, 價格比沿海翻倍。

林玉嬋決定每樣買一些。要去拜見官太太, 準備點禮品萬無一失。

當然什麼禮品都比不過一封封銀子。但她沒那麼闊綽,也就耍點小心思, 帶點時髦洋玩意兒湊數。

也不問蘇老板有沒有空。他剛剛推掉一個局, 肯定不是要在家裏睡覺的。

於是兩人來到南京路。上海經濟尚且蕭條,洋貨鋪子倒了一半, 好歹有幾家開業的。

上海人推崇洋貨之風旺盛, 中產以上家庭無不以擁有幾件進口物品為榮。放眼望去,貨物種類繁多。而且由於百姓消費能力下降, 不少鋪子裏倒積壓了一些好貨, 掛了打折牌, 無人問津。

八音盒、洋紙煙、表鏈、羢布巾、玻璃玩器、火柴、香皂、錫器、南洋燕窩……

林玉嬋自然眼光高,蘇敏官從小也在頂尖洋貨裏泡大, 尋常俗物看不上。

兩人走了半條街, 挑挑揀揀, 買了一對紅毛自鳴報刻打大鍾碗通花銅殼表、一打進口棉襪、兩罐糖蜜、幾瓶古龍水、還有一瓶殺蟲藥片, 花了不過六七十銀元。

“應該能把京城官太太哄得很高興。”蘇敏官思忖,“到時嘴甜點, 別瞎打抱不平, 別跟錢過不去。”

他難得囑咐一句。林玉嬋說那當然。她就是去幫奧爾黛西小姐救孤兒院的。別的一律不多摻和。

洋貨店定位高端,做派十分文明, 夥計們笑臉相迎,任由顧客揀選, 不論買與不買,都恭敬迎送,絕無白眼,購物體驗很是優秀。

夥計見這兩位有說有笑的,認定是新婚小兩口,當然不會煞風景地提醒注意風化,反倒貼心地把人請進內堂。

“太太您看。這是西洋 ‘鐵裁縫’。有了它,做針線活不費眼,比旁人快十倍!不敢放外頭,怕被人亂試亂摸,今兒特意給您拿出來……”

林玉嬋好奇地試用腳踏縫紉機。

這真是當前的稀罕物。雖然很笨重,沒法帶到北京當禮物,但以後給自己備一台,改改衣服什麼的,不用跑裁縫鋪了。

夥計又招呼蘇敏官:“少爺您請坐。敝號貨品齊全,櫥櫃裏的隻是小部分。還有些稀奇難見的物件,眼下頭寸緊,不敢多進貨,都列在這冊子上。如果您需要,小的可以去洋行訂貨,保準三個月內到港……”

蘇敏官笑道:“這倒不需要。”

雖如此說,還是認真查閱,看看最近有什麼鬥異矜奇的新鮮玩意兒。

前台有客,夥計熱情去招呼。

林玉嬋從縫紉機上下來,也湊過來看,笑道:“嘻嘻,有望遠鏡。”

職業習慣,偷偷比對價格,比博雅通過渠道拿到的批發價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