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3 / 3)

重陽節當日,一場秋雨掃蕩江浙,送來凜冬的戰書。

地麵落葉紛紛,蘇州河裏的洗衣婦人數銳減,街頭的流浪狗開始抱團取暖,租界裏的運屍車增加了班次,進入了一年裏最忙碌的時節

林玉嬋清晨就起,來不及生火爐,穿上這身來之不易的體麵衣褲,命令:“周姨,東西收拾好了?”

扣子也縫好了,小皮鞋也買到了,衣裳也簡單洗了下——不敢過水,用濕布沾皂粉慢慢擦,算是幹洗。

好在寡婦的發式可以梳得比較簡單,不用她費力凹造型,不然又得浪費一個鍾頭。

披了這身皮,算得上一個正經中產,或者勉強算個末流的“上層”。

本來她還想咬咬牙,明年給自己訂一年報紙來著。這下好,兩年報紙沒了……

出門當然要帶貼身丫環。還好家裏有個現成的。不過大戶人家裏分工明確,周姨隻是粗使丫環出身,有些舉止細節上也隻能照貓畫虎,不過以林玉嬋的標準,看不出太多漏洞。大多數人應該也不會生疑。

起碼她知道,扶林玉嬋上下的手要戴手套,免得手上油脂髒汙毀了布料。當然以周姨的眼光,隻覺得林玉嬋這身新衣服“好嗲”,具體怎麼嗲,也說不出。

半路跟奧爾黛西小姐的馬車彙合。女教士出門的陣仗可比林玉嬋大多了:一個專屬車夫,兩個女傭隨行,負責給她泡茶、路上讀書解悶。

不同的是,人家花的是自己爹媽的遺產。林玉嬋的“借唄”債台高築。

順利到了鬆江府,日頭已高升。

佘山內外竹林遍布,環境清幽。一叢一叢佛寺屋頂,錯落有致地雜在綠蔭間。

洋人也看上了這塊寶地。山腳下建了個法國小禮拜堂,無甚香火,隻是門口聖母像下睡著兩隻貓。

普照佛寺位於山頂,周圍已經守了一圈家丁下人,帷幕隔出專用通道,供主家夫人步行上香。

不少平民聞訊圍觀。不過隻能看到幾個粗使丫頭婆子,還有帷幕後麵影影綽綽的人影。百姓們好奇滿滿,猜測官夫人貌有多美,腳有多小,說那隨身丫環看起來身段婀娜,就是太瘦了,一看就不好生養,放自己老家估計沒人要。

林玉嬋不禁想起《紅樓夢》裏賈母吐槽民間戲劇小說,說那些作者都是被貧窮限製了想象力:“正經大戶人家的閨秀,哪那麼容易跟平民小子遇見,還隻帶一個貼身丫環?”

曹公筆下,果然字字真理。

所以盡管她身上衣飾合格,看起來確實很像某個官宦人家少爺的“未亡人”,她也不敢輕易上去搭訕,而是規矩跟著奧爾黛西小姐,幫她指揮女傭,從馬車上搬傳教材料。

“洋尼姑”大陣仗出行,本身也已引起圍觀,和旁邊的小潘夫人一家分庭抗禮。

林玉嬋十分確定,奧爾黛西小姐已經引起了小潘夫人的主意。因為有兩個家丁打扮的下人擠進人群,似乎是在打聽這西洋尼姑從何而來。

奧爾黛西小姐很少來鬆江府,看到這麼多人圍觀,樂不可支,連聲道:“真是個淳樸的地方,洛蒂你看,這些可憐的人多麼渴求上帝的撫慰啊!”

她選了棵大樹綠蔭,立刻開始自己的傳教事業,命女傭向人群分發自己印製的聖經故事連環畫冊,招呼人群中的小孩,抑揚頓挫地講了起來。

不得不說,奧爾黛西小姐很有一套。有時候都不用林玉嬋翻譯,單憑表情和語調,都把那些孩子哄得一愣一愣,圍過來的人數愈發多,都從小潘夫人那裏跑過來,眼珠子跟著她手裏的畫冊轉。

過了片刻,人群中又多了幾個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