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2 / 3)

租界洋人做慈善,看完中國人砍中國人, 捐點銀錢, 雇人收屍, 贏得一片美名讚譽。

而《北華捷報》裏,也時時播報江南地區的戰況。雖然並不算及時, 但也能看出, 太平天國的隊伍四麵開花, 這裏攻一城, 那裏下一縣,讓官府很是頭疼。

……

是起死回生, 還是回光返照?

“暮氣沉沉。”蘇敏官給了她答案, 神色凝重,告訴她, “太平軍內訌得盡人皆知。各個隊伍都在忙著北伐西征給自己爭功,沒一點規劃。我路上和一些曾經的天地會眾取得聯係, 他們都說,很久沒有接到過南京方麵的指令了。”

他看到林玉嬋容色擔憂,又微微笑了。

“不過,戰亂都推到外圍,轄境內反而平靜。隻是百姓的日子愈發不好過。這次容閎收購茶葉的價格,比上次給你買的,更是又低一成。他不忍心,非要‘感恩’,把那一成錢款都散給平民。你是沒看到,十裏八鄉聞風而來的時候……”

他大大搖頭,笑容裏帶著幸災樂禍之意。

林玉嬋也苦笑:“還不長進。”

也幸虧有個心硬如鐵的大舵主保駕護航,否則堂堂耶魯高材生,滿心仁義沒好報,大概要被饑餓的百姓扒著吃了。

一壺紹興花雕,她倒兩杯八分滿,推一杯到他麵前。

“蘇老板救人於水火,來喝一杯。”

蘇敏官爽快幹了,微笑道:“收錢辦事而已。金主撲街,我去哪拿尾款。”

林玉嬋哼一聲。

“我也順帶收了些好船,”蘇敏官道,“不少都曾是戰船,堅固快速,隻是欠保養,在別處有門路都買不到。”

林玉嬋並不懂航運,聽他一說,也隻能“哦”一聲,看著他,不知該怎麼分析這話裏的信息。

蘇敏官微笑著看她一眼。

“折價收購優良資產哦。”他提醒。

林玉嬋驀地笑靨如花,吞下口中的蟹肉,含著熱氣問他:“我的股份現在值多少錢了?”

蘇敏官翹著嘴角,手指蘸醋,給她算賬。

“別高興太早。這一趟下來,船隻有損耗折舊,還有維修……”

蘇敏官略微沉吟,住了口。

運河荒廢久矣,河底淤泥堆積。普通小船還好,這些裝滿了銀子、吃水深重的貨船,有時候根本過不去,稍不注意就擱淺。所有船工都得化身挖泥匠,一邊疏通一邊走,才能保證船底不漏,辛苦得一身汗。

為了激勵士氣,他和容閎都脫了衣裳下去挖泥,一天下來,不論學霸還是奸商,通通原形畢露成了泥腿子,整個人仿佛女媧捏出來的廢品,累得他懷疑人生。

……

但這些細節就不跟她講了。林玉嬋也是做過苦工的,知道那種狼狽的模樣。她稍微一想象,他的光輝形象全完蛋。

“……唔,還要加上新船折價,咱們的本錢約莫隻增三百兩左右。攤到你頭上……”

林玉嬋笑嘻嘻掰蟹殼,掰不動,隻好看著他修長的手指上下翻飛,算得條理清晰。

“十二兩。”她十分滿足,“此行利潤如何?”

“具體支出還要回去算。不過肯定不會虧你的。”

蘇敏官曾經豪言壯語,給自己開一千兩銀子月薪,讓林玉嬋這個小股東半個銅板也賺不到。

不過真實情況是,他作為義興船行大掌櫃,隻拿一兩銀子一個月。

這是天地會傳統,舵主不能脫離群眾,得帶頭清貧。一兩銀子是收入上限,其餘的全都充公。

這還是康熙年間定的規矩。經過幾百年通貨膨脹,銀子也貶值得不像話,但規矩沒人改,一直高高掛在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