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2 / 3)

這人親兄弟明算賬,從不白做好事。

她心裏尋思,能拿什麼跟他換呢……

“阿妹,”蘇敏官突然看到蘇州河對岸亮起的燈籠,興衝衝地跟她說:“今日沒宵禁,出去看燈?”

冷漠狡猾的“天地會匪首”一下變回朝氣少年。他不由分說,跑回櫃台取了件鬥篷,又從抽屜裏數出一把銀元銅板。

“承蒙拜訪,敝號招待不周,請你出去吃湯團。”

林玉嬋:“……”

這畫風變得有點快!

不過林玉嬋也能理解蘇敏官的興致。大清朝有嚴格的宵禁製度,除非是死人生孩子的急事,否則誰晚上出門誰挨板子。

租界也一樣,隻不過執法的換成了巡捕,懲罰方式更加多樣。

唯有元宵節等少數日子是例外。百姓夜間出行,賞燈遊玩,不受限製。

過慣了豐富夜生活的現代人民群眾,很難理解這種“難得放風”的喜悅。

雖然在林玉嬋看來,某些藐視律法的刺兒頭肯定沒少觸犯禁令。但比起偷偷摸摸的飛簷走壁,誰不想光明正大地走在夜晚的星空下,看火樹銀花呢。

她被他的興致所感染,高高興興點頭。

勞碌大半年,沒有雙休日沒有長假,放鬆一晚上不過分。

不過心底還是有個隱隱的念頭作祟:這算什麼性質的邀約?元宵節是啥曖昧的日子別欺負她不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高考必背,她還沒忘呢。

蘇敏官叫過一個心腹小弟,囑咐兩句放假守則。小弟麵露喜色,笑應著去了。

“阿妹?”他看出她眼裏的猶豫,噙著一笑,故意說:“我還以為你哪都敢去呢——你不放心,叫幾個同鄉熱鬧熱鬧。”

林玉嬋:“……”

還挺記仇。

開玩笑,這年頭又沒微信滴滴,神仙才能隨叫隨到。

她轉念一想,怕啥呀,在他眼裏自己已經是百無禁忌了,她跟他裝含羞帶怯又沒錢拿。

自己一個單身小姑娘,走在街上湊熱鬧還怕吃虧呢。跟著他就相當於有個免費保鏢。

她於是大大方方說:“蘇老板請。”

蘇敏官沒動,“林姑娘請。”

林玉嬋有點好笑。這人什麼時候學洋人做派了?還女士優先?

聽他又有點不好意思:“我這幾日出門少,阿妹走遍了上海,想必路熟。”

林玉嬋:“……”

合著是找個帶路的。她白自作多情了。

她當然不能讓他白占這個便宜,理直氣壯地要求:“帶你出去玩可以,義興船行的業務覆蓋範圍,能不能借我一閱?——就上次看到的那本總賬就行……”

蘇敏官微微一怔,隨後舒展一笑,走到她前麵,拉開門。

“好啦好啦我帶你。不認路還不會問麼?”

--------------------

第56章

大清的正月十五, 比林玉嬋在現代見識過的元宵節熱鬧百倍。

南市老城廂,街上的乞丐難民全都不知去向,代之以花燈閃耀, 絲竹噪耳。各色燈謎遊戲大膽占道經營, 賣吃食的小攤一眼望不到邊。

有人用京片子跟人吵架:“這自古以來元宵都是甜口兒, 哪有往內餡兒裏塞肉的道理?這不糊弄人嗎?哎,您老給大家評評這理兒……”

官府出資的戲班賣力舞唱, 破雲裂帛地頌皇上太後新年聖安。

幾個戲班子同台鬥戲, 都是請來的各省精英,南腔北調地扯開嗓子, 聽不清唱詞, 但見跟鬥翻得熱鬧,底下的看客張著嘴大笑。 思 兔 在 線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