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3 / 3)

眾人席地而坐。林玉嬋看到一壺燒過的白開水,很不見外地喝了一大碗,又給蘇敏官端了一碗。他一飲而盡。

舵主在場,大夥七嘴八舌地問:“舵主救了我等性命,接下來怎麼辦?”

剛剛從豬仔館死裏逃生,身上還帶著傷痕和血跡,這些不怕死的反抗者,就開始興衝衝地暢想。

那和尚首先叫道:“當然是秉承老舵主的遺誌,去廣州府衙,再殺狗官!”

這提議沒得到多少附和。天地會組織鬆散,骨幹力量基本都犧牲在上一次廣州起義了,再樂觀的人也不敢附和。

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去北方!反正我等的家業已經廢了,不如去投太平軍!敏官,等你傷好,咱們一道上路,重新召集人馬,到了南京,讓他們給你個將軍當當!”

太平天國此時已在長江流域攻城掠地,不但百姓們人盡皆知,就連沙麵租界裏的洋人報紙,也偶爾刊登時評,解讀南京的時局。

天地會很早就和太平天國互通聲氣。廣州起義也是得了太平軍的支持。可惜失敗了。

因此眾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投奔太平天國或許是最佳出路。

蘇敏官還沒回答,林玉嬋脫口而出:“不行!”

幾十雙目光刷的落在她身上,多有不滿。

林玉嬋抿著嘴唇。難道能說,如果她曆史書沒背串行,太平天國隻剩不到三年壽數,1864年就是大限?

現在沒有電話互聯網,消息傳得慢,時效性極差。這些人對太平天國的印象,也許還停留在前幾年大軍攻克天京的全盛時期。

但……林玉嬋心裏又突然一動。假如她真的能劇透曆史,倘若她小小地撥動曆史的齒輪,命運的走向,會不一樣嗎?

蘇敏官輕飄飄地看她一眼,輕聲說:“我同意。不該去找太平軍。”

幾人同時問:“為什麼?”

“上次廣州起義,太平軍許諾三十萬兵馬相助,結果又變卦,說什麼天京告急。所以我有理由懷疑,太平軍眼下現狀,並沒有咱們想的那麼美妙。” 蘇敏官的傷處絲絲抽痛,他用衣襟蓋嚴,輕輕揉按傷口邊緣的肌膚,“況且,就算日後起事成功,推翻了朝廷,新朝廷叫什麼,他們跟咱們商量過沒有?”

絡腮胡子誠叔一愣,“自然是大明啊。”

蘇敏官微微冷笑。

誠叔沉下臉,補充道:“咱們也不是冥頑不化的人,這些都可以成功之後再商量……”

蘇敏官忽然問:“你們知道照相術嗎?”

大夥懵懂點頭。廣州對外開放已久,稀奇古怪的洋玩意多,也曾有洋人支個大木架,對準城樓、民居什麼的拍照,十次有九次被百姓攆走。

蘇敏官:“去年,怡和洋行接待過一個法蘭西傳教士。他去過太平軍的領地,還給洪秀全拍了照片。我見過那照片。那人穿著龍袍,坐著龍椅,手握玉璽,身後美女如雲,珠光寶翠,閃花了底片的邊角。”

眾人鴉雀無聲,難以置信。

天地會會眾多為販夫走卒、船民村夫,眼界有限。蘇敏官在洋行走動,見識多廣,他說到話不由眾人不信。

林玉嬋聽到“照片”、“底片”這些詞,恍惚又不知自己穿越到哪年。隻能感歎蘇少爺真時髦。

她記得曆史課上講過,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逐漸樂享其成,不思進取,奢靡腐化,最終導致失敗……

她記得,那個心寬體胖的曆史老師敲著黑板說,“反封建不徹底,這是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引以為戒啊同學們!”

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