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邊哭一邊抽抽搭搭地說:“朝堂上遇見何事,皆是意料之中,孩兒又豈是那種半點苦頭都吃不得的人?”

天子無奈了,“那你哭什麼呢?”

“孩兒就是氣,氣父皇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子。”

太子“噔”的一聲,把那一碗參湯放到了小方桌上,又急又氣地指責天子,“禦醫明明交代過了,您的身子不能用參湯,您偏是不聽。

今日若不是孩兒正好撞見了,還不知道父皇怎麼糟踐自己的身子呢。我一日三回的來,父皇尚且如此,孩兒不在的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哎呀,你這孩子,怎麼還是這麼莽撞?”

天子這話雖含嗔怪之意,但大笑著說出口,更多的卻是對兒子的憐愛和對兒子一片孝心的欣慰。

“這是高麗參,溫補的,禦醫看了,說可以用的。”

“當真?”太子半信半疑。

這時,珠簾掀起,已經用過午膳的貴妃走了進來,接口道:“自然是真的。殿下當心,陛下有分寸的。”

而後,她又對天子道:“殿下關心則亂,足見一片孝心。陛下便是看在殿下的麵子上,也該好生將養才是。”

太子忙道:“娘娘說得是,兒子還有好多事情不懂呢。等父皇身體好了,一定要好好教教兒子。”

眼見貴妃與太子相處融洽,天子覺得就算自己哪一天真的撒手人寰了,也不必擔心這些後妃的活路了。

放下了一樁心事,天子心裏一鬆,竟覺得身上輕便了些。

“好,都聽你們的。我這把老骨頭呀,可都交給你們了。”

太子趁機要求,“那孩兒每天都來監督父皇吃藥用膳。”

見兒子眼中紅痕未退,天子也知曉他不見自己平安不會安心,便點頭允了他,“也罷。隻是有一樣,不許耽誤政務。”

“父皇放心,幾位大人皆是德高望重之輩,有他們輔佐,孩兒不會誤了正事的。”

“哦?”天子起了興致,問道,“你選了哪幾個重臣來輔佐你理政呀?”

太子便說了五個人名。

天子執政多年,對朝堂諸公了如指掌,隻聽了名字,就知道哪一個是哪個部門的,身後又有什麼關係網。

而太子選的這五個人,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立場,又有兩人屬於堅定的保皇黨,一人是個牆頭草。

如此一來,隻要太子需要,就能讓所有的事情按照他的心意來發展。

“不錯,不錯。”天子點了點頭,讚賞道,“果然是長進了。”

貴妃自知身份尷尬,在他們父子說起朝堂事的時候,就主動端了天子喝剩下的參湯出去了。

太子不著痕跡地瞥了她一眼,覺得貴妃能在宮中屹立多年盛寵不衰,不是沒有道理的。

若是皇後也有貴妃這樣的覺悟,他就不會時不時的頭疼了。

喝了幾口參湯,天子的精神健旺了許多,就拉著太子傳授了許多平衡朝堂,左右局勢的心得。

他又特意把幾個心氣比較高的重臣點了出來,讓太子對這幾個人把握好分寸。

“不必太客氣,但也別踩了他們的底線。”

太子有些不明所以,疑惑地看著天子。

對此,天子也隻能說:“這個度,你要自己摸索把握。若是實在怕自己弄巧成拙,就提前預備好能取代他們的人,不行了就直接換。”

所謂臣子嘛,就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既然是買賣關係,自然是雙方都要衡量利弊的。

如果買家覺得不值,自然可以選擇退貨。

隻是,這樣冷酷的話,有些不像是一向寬和的天子說出來的。太子有些詫異,又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