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病危 那個道貌黯然的人就是男主……
驚蟄一過,眼瞅著便是清明,掃了一冬的雪,紅牆黃瓦的陪都可算是迎來了些鮮亮顏色。
老主子遷都隨州,拉著皇後早前幾個月就住進了隨州新修的宮室,這滄夷城獨剩下了個少主子。
景歡年二十,卻正正經經的占了嫡長子的位置,他八歲時便隨著老主子南征北戰,騎射功夫冠絕陪都,又因為天資聰穎,一早便被指定為今後的繼承人。
隻不過而今新朝初立,老主子要攘外安內,自顧不暇,景歡的太子之禮便推到了冠禮之後,若不出意外,就在這幾個月內了。
因是亂世裏,又是外姓起家,陪都的宮人們偏愛喚從前的叫法,新帝是老主子,景歡是少主子。
陪都出美女,從前的李朝便有十數個美豔妃子出自滄夷城,凡是陪都的父母官舉薦上去的人,幾乎沒有落選而歸的。
今歲的桃花開得晚些,不過前兩日春雨一哆嗦,花骨朵兒們便爭先搶後地開了起來,這會子已是滿樹的芳菲。
景歡前些日子接了皇後的信,信上除了催他早日前往隨州皇宮替父親處理政務,還多了一條。景歡抬頭瞧了瞧枝椏上的桃花,揉了揉眉心。
湖水上泛起了些許漣漪,蕩漾開來,一圈圍著一圈。
這會子宮人們著的是淡鵝黃的衫子,女愛嬌俏,一隊隊走在鵝卵石的小路上,搖曳多姿,便是去了根的小內官們都忍不住瞄幾眼這鮮嫩的好顏色。
景歡握了一截桃花枝子,簌簌落下幾朵花瓣,忽想起信上的囑托:我兒亦該尋一枕邊人,以期今後。
世家大宅的公子到了曉事的年紀,家裏人多會安排個女孩教導著,新帝雖是戰亂起家,但天下人皆知陛下疼愛妻子,這輩子雖沒守著一個婆娘度日,但與皇後相敬如賓,是天下夫妻的典範。
夫妻倆耕耘數載生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死於前朝一場禍事早早夭折了,景歡真正意義上算是老二,但無奈大哥殤得實在太早,除了陪都幾個一直跟在老主子身邊的將領,沒幾個人再見過。
景歡便成為了嫡長子。
唯一的那個姑娘叫景樂,年紀還小,是新朝初立時生下的孩子,老主子同皇後年歲都大了,這樣一個老來的閨女,沒道理不拿她當珍寶一樣寵著。
倒也將她寵了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性來。
替兒子選妾侍這種事......其實說出來怪讓人不好意思的。
景歡自年少起便不近女色,從前被催時,總以一句“家國未立,何以家為”搪塞過去,皇後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奈何人家正主偏是不著急,不僅他自個兒不著急,還不許皇後這個娘替他著急,這不,為了躲自家一雙父母的嘮叨,景歡愣是熬在陪都,怎麼也不肯去隨州。
朝樂殿
雖不是百花盛開的妙景,可春有春的好處,便是早春也一樣,姹紫嫣紅,頗為熱鬧。
一群子年輕貌美的宮妃戲說著什麼,高首坐著皇後。
折影姑姑往皇後杯中添了點茶,而後站到一側。
聚首的嬪妃們磕著瓜子,吃著茶點,時不時點點頭附和一下皇後。
皇後滿麵愁容:“景歡這孩子,真叫我焦心不已,你說他這都快二十了還不找媳婦,要是在民間,還不知得讓人說成什麼樣子呢。”
古有大齡女愁嫁,今有將近弱冠的太子爺愁娶。
柳妃伸了個懶腰,亮了亮嗓子:“哎唷姐姐,兒孫自有兒孫福,太子爺的長相那是一等一的俊俏,您怕什麼啊?”
這每日一次的茶話會次次都以皇後對太子的牢騷開始,她們這些嬪妃耳朵裏都已聽出了繭子,可皇後一腔慈母心,總也沒個消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