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婚

正乾二十三年,初冬。

霧蒙蒙的天,錢塘江邊上的柳樹剛剛落上冬霜,長長的柳條順著風垂落在水麵上蕩開層層漣漪。

擠在長街上的人,伸長脖子朝著街口張望著,懶懶散散的神色中是壓抑不住的各色情緒。

毅勇侯世子大婚!

那可是第三次北伐大敗後唯一的幸存者。

傳言是他貪功冒失才釀下如此大禍,幸好官家仁慈,這才保留容家至今的體麵,隻是至今沒有承爵,留著一個不尷不尬的世子名頭。

風中隱約送來一點嘹亮的嗩呐聲,夾雜著隔壁街的熱鬧聲響,眾人不由看向出聲的地方。

隻見街口出現一匹高頭大馬,馬上之人極為年輕,穿著大紅色的吉服,姿態挺拔,儀表不凡,最讓人注目的是,那張斯文俊秀的臉上,有一雙明亮清澈的眼睛,微微彎眉笑起,笑意便暈染了街邊冬景,瞬間卸下他人心房。

“好俊的小郎君啊。”有人驚呼。

敲鑼打鼓的隊伍讓喜慶的聲音瞬間充斥著整條青蘿街,走在前頭的喜婆開始撒喜餅和喜糖,聲音洪亮地說著吉祥話。

人群瞬間轟動,搶到喜糖的人也開口說著吉利話,坐在馬上的少年郎笑臉盈盈地看著前方。

看到這裏的人,誰不說一聲毅勇侯府好大的排麵,別的不說,光是迎親隊伍的頭剛停在寧府門口,迎親隊伍最後一人才剛剛踏入街口的盛大場麵也足以令人津津樂道。

“阿姐,不是說世子爺眼睛……”有個小娘子見人走遠了,忍不住捂著嘴,小心翼翼地問著。

身旁年紀大點的小娘子立馬捂住她的嘴,朝外警惕地看了一眼,這才瞪了她一眼:“不要命了。”

她嚇唬住人,這才低聲說道:“剛才馬上那人是世子爺的貼身侍衛。”

年紀小的人嚇得臉都白了,連連點頭。

“世子爺自從……脾氣差得很,聽說毅勇侯府中每天都有人被抬出去。”阿姐索性揪著人的耳朵除了人群,最後看了一眼那條看不到盡頭的紅妝,長歎一口氣,“倒是可憐了寧家三娘子。”

“怎麼會可憐呢,你瞧瞧多大的餅啊。”妹妹不知從何處掏出搶到的西餅,笑得見牙不見眼,“世子爺真有錢呢,好香的餅。”

阿姐摸著她的頭,隻是笑著不說話。

再說那邊寧家東跨院的一間小院中,卻是一點喜慶的氣氛都沒有,隻在門口掛著兩個大紅燈籠。

新娘子寧汝姍坐在清冷的閨閣內,隻有一個丫鬟和請來的喜婆圍著她打轉。

喜婆穿著大紅的衣服,站在寧家三娘子身後,拿著細密木梳從前往後,自上而下,緩慢地梳著滿頭青絲,嘴裏則是喜慶地說著吉祥話。

“一梳梳到尾。”

烏褐色的木梳自上而下順順當當落了下來。

“二梳白發齊眉。”

鏡中的新嫁娘抬眸,露出一雙漆黑明亮的大眼睛,瞳仁烏黑,神情溫柔。

“三梳兒孫滿地。”

一側的丫鬟為她端上一碗溫熱的參茶。

“小娘子當真是我見過最好的樣貌。”喜婆看著銅鏡裏的人,喜氣洋洋地誇著。

寧汝姍笑了笑,兩頰一對小小笑渦,如霞光蕩漾,顧盼神飛,溫柔可親。

“多謝婆婆。”她一開口,聲音柔媚而生動,連著空蕩蕩的冷清屋子都瞬間多了幾分難以描述的暖意。

喜婆頓時笑得越發和藹,動作麻利地給她綰發描妝。

銅鏡內很快就出現一位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媚眼含羞的新娘子,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綠波。

喜婆滿意地點點頭,笑得越發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