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的寒風吹打著還在路上前進的隊伍。此時,劉傳正騎著一匹馬走在隊伍的正前列。回頭看了看這大約一千多人的運糧隊,劉傳不禁皺了下眉頭。再過兩三個時辰天就要黑了,而此刻,隊伍卻還行走在這前不見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雖說當兵的行軍打仗,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可造成如今這麼尷尬局麵的,他劉傳要負全部責任。
原來,自從隊伍別了柴桑城向南徐進發之後,作為督糧官的劉傳詢問了身邊的一位經常運糧的老兵,並從老兵的口中得知,從柴桑到南徐,有一大一小兩條路。大路寬敞平坦,途中也多有村鎮可供休息,但要多行幾日方可到達南徐。小路雖說不上難走,但卻比較偏僻,中間可供休息的地方也不多,但隻要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前進,也能保證一路上不用風餐露宿,更何況走小路到南徐要比走大路整整近了3天的路程。
不過那個老兵顯然建議劉傳走大路,用那老兵的話說,小路雖然很近,但途中要穿過一些高山棧道,又因為比較偏僻,所以以往運糧的督軍都不走小路,一方麵擔心遇見塌方這樣的事情,另一方麵,也是最主要的,走小路中途遇到的村店,都是些偏僻簡陋之地,哪能跟大路上那些正規的旅店相比呢。
但劉傳卻一心想著早點趕到南徐去,畢竟早點到那裏,才能更早的打聽到呂嬌的消息。所以當即決定帶著隊伍走小路到南徐。畢竟,按那老兵所說,隻要一切正常,還是能夠保證隊伍有個地方住,有口熱飯吃的,隻不過條件簡陋些罷了。而底下的那些兵士們也沒什麽異議,走大路當官的自然是舒服,而底下的這些兵士們卻是享受不到的,反而是走小路能夠早幾天到達南徐更是讓那些士卒們高興。甚至有些老兵油子知道了劉傳的決定後,心中還笑他劉傳是個愣頭青呢。而至於那個有可能遇到塌方的說法,劉傳自是沒有考慮。現在可是隆冬季節,要說是夏季,雨水多發,山體塌方到時有發生,可這大冬天的,石頭都被凍得硬邦邦的,哪能這麼倒黴就遇到呢。劉傳可不相信自己的運氣會這麼差。
但當走到一條山路上時,看到眼前那塊三米多高的巨石橫臥在道路中央的時候,劉傳也頓時無語了,同時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運氣確實倒黴到家了。寒冷的天氣確實把土地和石塊凍得堅硬,但還是存在著一些鬆土的,而那些山上巨大石塊底下壓著的那些土壤尤其如此。前不久剛下過一場小雪,雖然沒有形成積雪,但是卻使得地上的泥土濕潤了起來。就這樣一處鬆軟的土地變得濕潤,承受不住上麵巨石的壓力之後,形成了塌方,造成了劉傳今天所麵臨的處境。
看著眼前的巨石,人倒是可以翻過去的,但隊伍中的那些馬車卻萬萬過不去的,而作為個運糧隊,沒了馬車就等於失去了武器般,是不能允許的。但也不能回頭走大路,那樣的話,耽誤的時間可就大的多了,無奈之下,劉傳詢問了一些老兵之後,隻得決定走荒郊密林,繞過眼前的這座大山。這才有了現在這種尷尬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