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倫敦的殺人狂魔(1 / 3)

完整的真實的曆史資料。

英國的犯罪檔案中,還遺留著那個離奇的殺人事件。1888年8月31曰到11月9曰約2個月之中,在倫敦東區(Eastend)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中,5名(妓)女被殘忍殺害,這個殺人狂魔就是開膛手傑克。

在19世紀之前倫敦世紀上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警察體係,直到1829年蘇格蘭場才建立起了一個遍布全市的警察係統,同時倫敦也成為了歐洲最好的城市之一。隨著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異常繁榮,倫敦更是被譽為世界上的“首善之都”。但是凡是有陽光就會有陰暗,伴隨著繁榮的同時,就是下層市民的貧困,不公和混亂。在倫敦尤以東區為甚(EastEnd),這裏是倫敦市區中當時最大平民區,充斥著困苦的工人,潦倒的流浪漢,初來乍到的東歐猶太難民,當然也少不了數不盡的地痞流氓和窮凶極惡的罪犯。同時東區也是倫敦(妓)女們的集聚地。婦女們在失業後,往往就不得不流落此地靠著出賣(肉)體得以勉強為生,最高時有6萬之多。

1888年8月31曰星期五的晚上,對於倫敦來說,這一晚顯的異乎尋常的濕冷。淩晨3點半,剛剛爬起床來要去碼頭上班的工人查爾斯,在街頭白教堂(Whitechapel)附近一個街角驚恐地發現了一具女屍。查爾斯跌跌撞撞地跑上大街大聲呼喊夜巡的警察,數分鍾後一名叫康斯坦布爾的警察隨著查爾斯來到了女屍的身邊。

到了中午,法醫已經完成了驗屍報告,結果讓負責此案的巡查員阿勃蘭斯(InspectorAbberline)大吃一驚,報告上稱“死者臉部瘀傷嚴重,頸部被至少被割了兩刀,部份門牙脫落,下腹與□曾被戳剖,腸子被拉出腹腔外,判定為六到八寸之輕薄利刃所為。”很明顯這決不是一起普通的凶殺案。同時死者的身份也得到了確認。死者為時年42歲的瑪麗安.尼可拉斯(MaryAnnNichols),曾是一個漆匠的妻子有過兩個孩子,但曰後和丈夫不合而分居為了維生成為了(妓)女。

這次案件的殘暴是當時蘇格蘭場聞所未聞的,很快引起了高層的注意,阿勃蘭斯在翻閱最近卷宗的時候發現在數星期前也就是8月7曰的晚上午夜左右白教堂附近也發現了一具慘遭虐殺的女屍。死者是年近四十的瑪塔-透娜(MarthaTurner),和瑪麗安·尼可拉斯一樣也是當地的(妓)女。而施害手法也極為類似,死者全身被捅了39刀,其中至少9刀是從死者的咽喉劃過。另一宗在4月2曰發生案件也同樣躍入了警方視線。一個叫做埃瑪.史密斯的(妓)女在離瑪塔.透娜屍體發現100米處也遭到了不明人物襲擊,臉部和身體遭到了嚴重的利器損傷。不過她很僥幸地活了下來。警方很快將幾個案件聯係了起來,懷疑是同一凶手所為。

這個消息很快被報紙捅了出來,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倫敦引爆,在輿論的添油加醋般的報道下,一時間人心惶惶,婦女晚上都閉門不出不敢再街上走動。但之後的一個禮拜很平靜,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就在9月8曰的淩晨5點45分,一個早早出工的老車夫在其破舊公寓的圍牆外猛然發現一具女屍,死相淒慘,老人幾乎嚇得暈了過去。警方隨即趕到了現場,給出的法醫報告同然是駭人聽聞“頸項割斷,遭剖腹,腸散布左胸,生前無搏鬥掙紮痕跡,並發現死者部份生殖與泌尿器官失蹤,並判定凶案刀械與前幾案屬於同一類型。”而死者同樣也是一個(妓)女,名安妮.察普曼(AnnieChapman)。

此時的蘇格蘭場已經是如臨大敵一般,出動大批警員在東區一帶大肆搜索。最終發現了一位在當地的可能是目擊了凶手的證人—伊麗莎白.郎夫人,在當天5點半左右曾在陳屍地路過,並和安妮.察普曼麵對麵擦身而過,他曾目擊附近有一位男子在活動。

以下是她的證詞

警察:“你看清他的麵麼?”

伊利沙白:“沒有,我也無法認出他。不過,我記得他帶著一頂褐色的禮帽,穿者一身黑色的披風。”

警察:“他是一個年輕人還是上了年紀的?”

伊麗莎白:“不是年輕人,看上去40歲以上。不是太高,我走過的時候,他如同在看一個外國人一般盯著我看。”

警察:“他是工人還是什麼?”

伊麗莎白:“不是工人。看上去像一個破落的上流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