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擋住誘惑不容易(1 / 3)

千年嶽麓山,萬年湘江水。

人生如過客,腳步太匆匆。

當年豪情今猶在,可惜輪回太快!

現在,我已從長沙市副檢察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了。如今倒好,閑來無事,常晚間散步於湘江之濱,迎著絲絲河風,看著平靜湘水,偶爾回首如雲往事,曆曆在目,宛如昨日,人生的確太匆匆。

我這一生,多數時間當領導,有憤青的激憤,有成熟的舒緩,有工作的繁忙,有精神的篤定,一路走來,堂堂正正,實實在在,清清白白,還真不容易。船臨岸時,居然突遇難以琢磨的激流,不過總算平安到岸了。四十餘年革命生涯,二十餘年在部隊,近二十年在檢察院,各有不同,各有千秋。前麵二十餘年,我將之總結為“硬骨頭與軟骨頭”,那麼,在檢察院當領導的這二十年,我也得梳理梳理。人生是需要不斷總結的,現在,可以為我的領導生涯蓋棺定論了。

古往今來,當領導者千人百麵,千姿百態。千古流芳者有之,遺臭萬年者有之,名垂青史者有之,煙消雲散者有之。

從曆史上看,對於領導,大致有兩套評價體係:一套來自官場,另一套來自民眾。有那麼一部分領導,官場認可,老百姓亦稱道,這是真正的好領導,像範仲淹;有一部分領導,老百姓極力推崇,而官場卻不容納,如海瑞;還有一部分領導在官場和民間都存在爭議,像改革家王安石、張居正;也有一些領導,在官場上被認為是好領導,在老百姓眼中卻是十足的貪婪的領導、昏領導、庸領導。

當領導,不外乎有三種類型:

一是有的人把當領導視為一種責任,一種使命,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們“當領導一任造福一方”,在官位上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像焦裕祿、孔繁森……他們都是好領導,清白的領導,人民愛戴的領導。

後記

——擋住誘惑不容易

二是有的人把當領導視為一種榮耀、一種身價,自認為當了領導就“高人一等”、“黃袍加身”、“光宗耀祖”。他們在官位上也能為老百姓辦一些好事實事,但多是為宣揚自己政績的“形象工程”,這是一種庸領導。

三是有的人把當領導視為一種權力,一種利益,真可謂“一朝權在手,便把金錢貪”、“當領導為自己,人民置腦後”。他們在官位上貪得無厭,醉生夢死,黑手四處伸,像成克傑、黃長青、李嘉廷、李大倫、鄭筱萸……他們都是貪婪的領導,人民憎惡的領導。而擺在他們麵前的都是死路一條。

其實,說到好領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標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當領導之道,不同的曆史時期又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我又用哪幾個字來品評我自己呢?

細細想來,可用“問心無愧”來總結。

好一句“問心無愧”,果真如此嗎?我想了想,從如下幾個方麵來反思一下當領導的十幾年風雨曆程,高調不唱,我究竟對得起誰?

首先,我對得起“檢察官”這幾個字。

檢察,一檢二察,生命是不能沒有反思和監督的。人有太多的弱點,而且大多數人難以自控,因此,反思讓人清醒,監督讓人及時修正錯誤。這世上,隻要是人做的事,就可能漏洞百出,就有必要采取措施去預防和補救,這也是人類智慧的傑出表現。人的偉大就在於知道自己的不知道,知道自己的無能為力。因此,不僅個人需要不斷檢察,而且組織同樣也需要不斷檢察!

作為一名檢察官,忠於法律,就是忠誠於法律的精神,將公平與正義信仰化,並使之成為指導自己行為的自覺意識,盡心盡力地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以維護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個不敬仰法律精神的檢察官,必然是不胡作非為,就無所作為。

絕對的權力,若不控製,隻會導致絕對的腐敗。我不可能成為腐敗分子,因為我不貪。不貪權,不貪色,不貪財,也不貪玩。幾十年當領導,我沒有索取過一個紅包。受賄是我這個執法領導職位上容易發生的現象,十幾年,我硬是咬著牙關挺過來了。我是知道職業風險的人,我不完全是出於我的人生境界有多高,我是從多方麵來考慮這個問題的:這麼多年都挺過了,再苦的日子也熬過了,又不至於沒飯吃,我何必為了那幾個銅錢而折腰呢!幾十年來我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剛直不阿,不媚上,不壓下,不欺眾。每當求職者、求情者將大大的紅包送過來時,我都會嚴肅拒絕,而後對他會講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