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1.第一朵玫瑰

陶婷聽到關於自己最多的評價,除了安靜、秀氣,還有沉悶和無趣。

小時候這樣的性格或許很招人喜歡,到了長大一點,她就越來越融不進同齡人的圈子。

室友們討論化妝品,她退居一旁捧著一本英文原裝小說;室友們討論男明星,她迷糊地聽著陌生的名字,插不上一句話。

穿衣著裝、談話舉止,她都有與實際年齡不符的一股老成。

陶婷的理想職業是一名時政新聞記者,得知她這個夢想的所有人都會認可地點頭,對她說:“真好,你很適合。”

她雖然不善人際交往,但人情世故還是懂的,這話是褒是貶她聽得出來。

陶婷是安靜、沉穩、挑不出任何差錯、永遠有序高效運轉的一台機器。

當然,機器是沒有情感的,機器很無趣。

“陶婷,麻煩你了啊,我等會給你帶奶茶回來!”

“沒事。”

掛了電話,陶婷重新穿上脫到一半的外套,打消午睡的念頭,拿了筆記本和筆袋裝進包裏。

學校裏安排的講座很多,為了保證到場率,報了名以後還要當場簽到。

名單從前麵傳了過來,陶婷接過紙工整地寫上室友的名字。

還有十分鍾才開場,她抬頭看了一眼舞台後的幕布,“品牌力量:如何設計與營銷”,是自己並不感興趣的話題,所幸帶了一份專業作業出來,還不算是白白浪費了兩個小時。

場館內響起掌聲,陶婷跟著敷衍地拍了拍,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本子上,她一旦投入某件事就會自動開啟屏障。

一個小時後,陶婷停下手中的筆,完成下周要展示的講稿。

揉了揉右手虎口,她小幅度地伸展腰背,掩嘴打了個哈欠。

無意抬頭與主席台上的人四目相接,陶婷一愣,慌忙撇開視線。

“是我說的不太有趣,還是有的同學前一晚上熬夜學習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是看著自己的。

女孩臉皮薄,被這麼調侃一句雙頰立刻透出緋紅。

“那就講點有趣的吧,和你們說說我在德國的經曆?”

男人背靠在椅背上,換了個隨意的姿勢開始侃侃而談。

陶婷不敢再開小差,捋捋頭發集中注意力。

他大概講了半個小時的題外話,說德國人自以為是的幽默,說國王湖上的薩克斯手,說土豆的十種做法,最後又神奇地從環保把話題扯回了他的公司。

陶婷無意識地走了神,目光從身後的屏幕流轉到男人的臉。

他叫徐臨越,是大他們好幾屆的學長,畢業後出國深造,目前是德國某公司的高管,這一趟出差回國受邀回學院演講。

這樣金光閃閃的人設,放在誰身上都足夠吸睛,何況一個樣貌周正的年輕男人。

她現在終於知道,旁邊的女生一直在竊竊私語些什麼。

後知後覺的,陶婷為剛剛的對視悸動起來。

講座本應枯燥乏味,但徐臨越總能在適當的地方插兩句玩笑話,會議廳裏笑聲不斷,現場的氣氛很好。講起專業內容,他也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不會讓聽眾的思維掉了節奏。

陶婷還發現了一個他語言的小習慣,徐臨越很喜歡用問句,仿佛一切有商有量。

“我們接下來談談商標與品牌的差別好嗎?”

他一定是個溫柔和善的領導者,陶婷心想。

講座漸漸收尾,主持人上台,最後留了十分鍾的問答環節。

有好幾個同學都舉手了,問了一些留學和就業的相關問題。

陶婷舔了下嘴唇,在本子上反複修改問題,默讀了幾遍確認無誤,她深吸一口氣剛要舉起手,就聽見主持人說:“那最後就把機會留給這位女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