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第1章

月黑風高夜,尖嘯自閨來。

一黑影足踏磚瓦,如陣風掠空,底下火把急追,攘飛沙走石。

彎彎繞繞,窮追不舍。罵罵咧咧,終不遂願。

北秦五十五年夏,秦京,早朝。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寺人高聲未歇,一身穿朱袍、頭頂三紋冠的四品大臣出列躬身行禮,急言:“臣有本啟奏!”

“言。”

深具威嚴的聲音自上而下撲麵,趙侍郎悄悄吞咽口水,梗著脖子說道:“臣懇請聖上治大理寺卿周霖瀆職之罪!”

一語驚滿堂。誰人不知大理寺卿堪稱天子座下第一鷹犬,其言行莫不出於天子之意。彈劾大理寺卿就相當於打天子臉麵,當今聖上又是深沉強橫的主,這趙侍郎不可謂不勇也。

“趙卿因何彈劾周卿?”

上方之音如古井無波,不見怒意,卻令趙侍郎冷汗直流,打濕衣衫。他本就年事已高,將至隱退之際,本來萬當不起這鐵頭諫官,可為救犯事被刑部拘押的老來子,他不得不硬著頭皮拿命彈劾。

“周霖…大理寺卿周霖未能及時抓捕京中惡賊,致使多位朝廷命官之女貞節有損,致使百姓惶惶不安,於此南周虎視眈眈之際,京師不寧將禍及北秦安危。周霖辦事不利、德不配位,有瀆職之嫌,臣懇請聖上治周霖之罪!”

此言一出,幾道逼人的視線立即壓至趙侍郎之身,其中卻無有周霖。周霖從始至終宛若一局外人站在左列不言不語,真正拿目光刺趙侍郎的乃是那幾個女兒失了貞節的朝廷命官。畢竟窗戶紙被當眾捅破,令他們顏麵盡失,他們如何能不記恨趙侍郎。

“趙卿頗為勇義,竟是直戳朕與眾愛卿之痛處,拿南周相威脅。想來趙卿已有平事之法,不如朕擬一道聖旨,封趙卿為護京大將軍。你去抓那惡賊,再帶兵平了南周之患,如何?”

上方每飄落一字,趙侍郎就抖一下,到最後已是抖如篩糠。他慌忙匍匐在地、磕頭告罪,頭上官帽都磕歪三分。

“趙卿何罪之有?”上方竟是頗為疑惑。

“臣……”

趙侍郎已然嚇得說不出第二個字。

這時,著玄袍五紋冠的超品丞相與從一品大理寺卿周霖同時出列,周霖搶先一語。

“臣請命三日,必將京中惡賊緝拿歸案。”

周霖何許人也,曾有不入流文人曰:其姿有翠竹之形,其貌有冠玉之美,其目有鷹隼之利,其音有冰石之寒。其秀容清逸,本為女所悅兮,奈何凶煞似修羅鬼神,言行盡顯霹靂,手段陰狠毒辣。落其手者,小說缺肢喪命,大說不成人形,無一不被折磨得鬼哭狼嚎。再言周霖其人,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囂張跋扈,冷酷無情,乃京中大惡也。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是有怒不敢言,無一不平生最怕聽之四字——大理寺卿。

如此狂傲之人怎會遵禮讓丞相先語,偏生此人乃天子鷹犬,總能免去責罰,甚至訓斥都少。百官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然而這一次,那自成年後便與丞相暗中針鋒相對的天子卻一反常態訓斥周霖。

“周卿真是愈發不將尊卑禮法放在眼中,丞相未語,你豈可搶先。大理寺乃北秦法之中樞,法之化身,大理寺卿身為大理寺最高官,北秦法之代表,豈可如此目無禮法。長此以往,上行下效,法之約束盡失,豈非子反父、下反上、臣反君為常態?”

話音未落,周霖跪地叩首,揚聲:“臣知罪,懇請聖上責罰!”

“責罰與否,丞相如何看?”

將至花甲卻依舊精神抖擻的瘦老頭拱手作禮,答曰:“回聖上,依老臣之見,周大人乃是急於想為聖上分憂,初心不壞,責罰與否聖上心中應已有定數,老臣不便妄語。老臣亦想為聖上排憂解難,這惡賊擾得京中不得安寧,越早越穩妥將之緝拿歸案越好。老臣舉薦刑部侍郎衛儆與大理寺卿共同審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