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驚蟄二月,庭院杏花初開。
才下過一場春雨,襄陽侯府祠堂的青石板幹淨明亮。簷下的雕花楹窗傳來書聲琅琅,走近窺探,可見堂中央坐著個鬆綠襦裙的小姑娘。
小姑娘雪膚玉骨,明眸似琉璃。梳著玲瓏雙丫髻,眉間一顆吉祥如意鈿,靈動清麗。
她麵前一張矮腳橋台,台上放著本《千家詩》,正搖頭晃腦地背誦。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①
聲音軟糯清脆,在寂靜的庭院裏宛若鶯雀歡歌。
這位便是襄陽侯府二房的獨女宋槿寧,因出生於黎明之際,父母取小名為阿黎。
阿黎五歲,今日被祖母罰跪祠堂。原因是上午跟隨二堂哥偷偷出門看狀元遊街,被祖母發現後打了幾板子手心,又命她在祠堂背書悔過。
雖說是罰,可老夫人哪裏舍得?瞧這祠堂裏吃的、喝的樣樣齊全。怕阿黎冷,還特地讓人在屋裏擺了厚厚的軟墊,連茶水都時常更換熱的。
不過,既是犯了錯規矩不能亂,老夫人讓她跪在祠堂,背完兩首詩再出來。
阿黎年紀小,去年才開始啟蒙識字,這《千家詩》上頭還有好幾字認不全,背得不甚流利。
須臾,她打了個哈欠,腦袋一啄一啄地繼續背誦。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聞說梅花糕,何如此地春。”
伺候的婢女們噗呲笑出來,怎的背著背著成吃食了?
正欲提醒,卻瞧見門口來了人,立即安靜下來。
有人喊了聲“容世子”。
阿黎頓時清醒,扭頭看去,果真見一個淺藍錦袍的少年站在那。
正是睿王府的世子容辭。
睿王是當今皇上的兄長,聖眷無邊,是這京城裏頭一號的皇親貴族。
而睿王府世子容辭更是遠近聞名。
他天生聰慧,據說三歲會認字,五歲能作詩,七歲一篇《周南賦》獲得傅大學士讚賞,十歲就破格入國子監上學。
說一句少年英才也不為過。
容辭靜靜站在門口。
他生得勁瘦頎長,眉目英挺,氣質如華。雖待人彬彬有禮,可總是透著股清冷,如雪巔矜貴之花。
好看,但難以采擷。
當然,這份清冷隻是對旁人,待阿黎卻是不一樣的。
此時,他眸子裏尚殘留一絲淺淺笑意。
阿黎羞赧,肯定是笑她適才背錯詩了。
“容辭哥哥,你怎麼來了?”
容辭走進來,溫聲道:“聽說阿黎被罰了,我過來看看。”
他聲音清潤平靜,無端地給人依賴。
阿黎清楚,容辭哥哥肯定是來幫她的。跟以往一樣,隻要她被祖母罰或是遇到麻煩,容辭哥哥總會出現。
她已經在祠堂裏跪坐了小半個時辰,腿腳酸麻。原先還不覺得有什麼,這會兒看見他,三分的委屈立即變成了七分。
阿黎伸出一隻小手,訴苦:“容辭哥哥你看,我還被打手心了,很疼。”
容辭視線落在她白皙豐腴的掌心,上頭幹淨,空空如也。
但他還是認真地點頭:“嗯,看到了,打得不輕。”
容辭幫她揉了揉掌心以示安慰,問:“阿黎犯了什麼錯?”
“我跟二哥哥去看狀元郎了。”
“偷偷去的?”
阿黎心虛低頭,沒回答。
容辭睨向她身後的婢女,婢女凝霜忙解釋道:“容世子,小姐聽說狀元遊街極其熱鬧一直想去看。此前無意跟二公子透露過,二公子記得。今日一早便帶人出門,去了好大會才回來。”
聽完,容辭大致清楚了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