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帝國的界限(3 / 3)

隻是這些眼線向陳德興打一次小報告起碼要20天才能送到,如果陳德興駐蹕江都或是出巡金蓮川的話,那就得30天才能把報告送到了。不過到目前為止,陳德興收到的小報告都隻說朱四九跋扈,並沒有人說他圖謀造反的。

造反這事兒在陳明這裏的標準比較寬鬆,一個帶兵在外的郡王養個一千多門客隻能說“行事不妥”,還夠不上造反。大明帝國光是陸軍野戰部隊就有幾十萬人,一千多個門客根本不夠瞧的。而且門客和私兵不是一回事兒,大部分門客都不是打手而是替朱四九處理政商事務或出謀劃策的狗頭軍師。而朱四九的童軍都是孩子,五年後也許能養成一支武力,但是現在根本沒有啥用。

所以陳德興也不想把撤換朱四九的事情鬧得太難看——如果不用劉和尚這個元老,而是動用大義教官和密探係統下手,逮捕朱四九的話。

這可就是大明軍政兩界的大震蕩了!

至於三軍主帥跋扈在陳德興這裏不是罪過,他自己就是武人出身,知道主帥要應付的方方麵麵的事情有多少,絕對不個好好先生能對付的。如何不跋扈一些,官僚機構根本不會當你回事兒,各種拖延各種推諉一起上來,嚴重的都能搞到前線斷糧!

朱四九夠凶夠跋扈,方方麵麵都鎮得住,他的大軍所過之處,官員們沒有不叫苦連天的。不過他的兵卻能一路吃飽穿暖住好,病號傷員也能得到比較好的照顧。而且鎮壓殺人的手段也夠辣,被他占領的西域地盤的百姓背後都管他叫“朱屠戶”,據說三歲小兒聽到朱屠戶來了都不敢哭。

這麼個凶人,倒是挺和陳德興胃口的,可惜不能再大用了。而劉和尚的脾氣就好多了,現在年紀又老暮氣深沉,讓他在西域坐鎮是沒有問題的,但肯定不會再有什麼捷報傳回來了。

陳德興歎了口氣,將劉和尚遞上了彙報行程的奏章交還給了忽禿倫,又從忽禿倫手上取過另一份奏章。是大明陸軍參謀部遞交上來的,報告的是天竺戰爭的進展情況。無非就是一個糊塗太子指揮十幾萬精兵把一場本來應該是大捷的戰役打成了慘勝。而在這份報告的末尾,還隱約提到了一些大英國內部的問題。英王和英太子之間的分裂苗頭越來越顯著了。

英王不僅在大力扶植佛教,想讓佛教淩駕於天竺諸國之上,還想把孟加拉和恒河北岸的地盤都分配給自己的庶子。而英太子陳德芳則在德裏大賞將士將亞穆納河和恒河之間的所以伊克塔莊園都分配給了英軍各級軍官。

“打仗不行,收買人心的本事倒是不差,這對父子早晚會把天竺大英國玩壞掉……”

陳德興微微搖頭,輕聲發表著自己的評論。天竺諸國雖然是大明的藩屬,但是大明對它們的控製卻是有限的。現在的大明帝國太遼闊了,如果算上所有的藩屬國,幾乎已經囊括了大半個世界。大明朝廷能夠真正有效控製的地盤又有多少?要是都能控製,還要分封做什麼?

實際上,大明帝國的朝廷對於自己邊疆地盤上發生的大事情,也不是樁樁件件都能及時掌握的。比如朱四九正在幹些什麼,陳德興就一無所知。

西域伊犁河畔,一座土木結構的巨大城堡這時城門洞開,大隊大隊的士兵,正在開出城堡,沿著伊犁河向西開去。這支軍隊清一色,都是騎馬行軍的官兵。大部分是一人雙馬,也有一些是一人三馬,在日月軍旗的引領之下,浩蕩而行。在行軍大隊之中,還有八匹馬拖拽的火炮,還有四匹馱馬拉著的輜重大車。在大軍的最後,還有不少牧民趕著成群的牛羊隨行。

而這支浩蕩大軍的主帥不是旁人,正是大明清郡王,陸軍大將,西征軍總軍將,總督天山省以西軍政事務,便宜行事朱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