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北依漢水,西鄰襄山,地勢山水環繞,城池堅固猶如銅澆鐵鑄,和漢水北岸的樊城隔水相望,共同夠成了大宋京湖防線的最重要支撐點。
劉秉忠站在樊城東北的白河岸邊,遙望著遠處的樊城,背著手沉思片刻,突然說道:“阿術,讓你的人都換上蒙古裝扮吧。”
在他身後,一個三十許歲,身姿挺拔,穿著蒙古漢軍服飾的漢子愣了一愣:“劉樞密,皇上不是說讓咱們扮成漢人麼?”
這漢子是蒙古人,乃是大元都元帥,陝西大萬戶兀良合台的兒子阿術。今次奉了忽必烈的命令,帶著幾百個蒙古兵化妝成漢軍保護劉秉忠、八思巴等人南下去參加普陀山辯法。
不過他們這行人卻在襄陽以北停留了多日,一方麵和南宋方麵交涉入境事宜,一方麵在等候少林寺的永心大和尚和全真教的清和真人。但是等來等去,一直等到南宋方麵的允許他們入境,都沒有等到和尚和道士。今天更是傳來消息,永心大和尚和清和真人尹誌平已經去了益都,準備陪同大唐太後楊妙真一同南下普陀山!
劉秉忠冷笑道:“漢人在大元國境內扮一扮就夠了,到了大宋境內再扮漢人想給誰看?”
“給宋人看啊?”
劉秉忠嗤的一笑:“看了又怎麼樣?現在東唐北明皆有強兵,吾大元還有南下的餘力麼?”
的確沒有!且不說李璮的東唐,單是陳德興的北明就不是忽必烈能打敗的。打不敗北明,蒙元能不能保住中原的地盤都要打個問號,還想什麼江南?所以在江南百姓麵前打扮成漢人毫無意義。
可是換上胡服,大搖大擺的出現在南宋地麵上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劉秉忠冷冷一笑:“扮漢人還是恢複蒙古本色,全都要看有利於否。在北地我大元行漢法,開科舉是給北地豪強們看的……他們這些人其實是不大願意南朝北伐成功的。他們過去想的是和大蒙古共天下,如今卻多了兩個可以共天下的選擇。但是獨獨沒有南朝。”
阿術眨了眨眼睛,劉秉忠的話說得太玄妙,他一蒙古人聽不大明白。
“阿術將軍,劉相公的意思是南朝是南士的天下,若南朝北伐成功,這北地也就此成了南士的天下。北人的豪強當向何處去求官?所以對北地豪強來說,可以投明,可以投唐,也可以效忠大元,唯獨不歡迎南朝北伐。”
插話的是八思巴,大喇嘛抱著胳膊立在兩個人背後,身邊一左一右是兩個穿著藏人服飾的女孩子,全都虔誠地合十雙手,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喇嘛——這兩個女子是大喇嘛的“佛母”。“佛母”就是和大喇嘛雙修的女子。
呃,大喇嘛和本願寺的日本和尚一樣,吃肉“雙修”什麼的都可以光明正大的來,不怕劉秉忠和阿術去向忽必烈舉報的。
因為大喇嘛是屬於新密咒派的薩迦派法王,而雙修在佛教密宗特別是藏密之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手段,一邊觀想佛陀一邊和佛母雙修。看大喇嘛一臉歡喜的模樣,估計剛才在帳篷裏麵修歡喜天的時候觀想到了我佛如來了……
而且薩迦法王的繼承也不用到處去找什麼靈童,隻需要在薩迦派創傷人昆.貢卻傑布的子孫後代中選擇繼承人就行了。八思巴本人就是昆.貢卻傑布第六世孫,同時也是第五代薩迦法王。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的話,八思巴或是他兄弟的子孫後代還要一直作為薩迦派法王傳承下去,直到21世紀……隻是再沒有如八思巴這樣傑出的政治家,所以薩迦派的在西藏的執政地位後來被格魯派取代。
聽了八思巴的分析,阿術信服地點點頭——他和忽必烈身邊的大部分蒙古將領一樣,都是信藏密的,當然將八思巴奉為神人。
不過劉秉忠看著八思巴身邊的佛母,總是有些不大習慣。他也信佛教,但是信的確是吃齋念佛不要女人六根清淨漢傳佛教,對八思巴這樣的“歡喜佛”實在不敢苟同。也不知道到了普陀山,八思巴和陳德興兩個妖人誰看起來更像是邪教頭子……
八思巴沒有看到劉秉忠緊皺起來的眉頭,還在得意洋洋做著分析,繼續道:“而對南朝漢人而言,他們並沒有被女真和大蒙古征服過,對於華夷之辯存在誤解,不認同大蒙古已經入華,但是卻容易認同打著大唐旗號的李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