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上場之後,李然直截了當的站在了基德的麵前。
他沒有接管進攻,灰熊的進攻重心仍然放在庫裏和鄧肯身上。
看上去比賽和暫停之前沒有任何的區別,庫裏的三分也沒有投開,但是沒多久,灰熊球迷就驚喜的發現,比分竟然被慢慢追上來了。
隻有在場上的小牛球員能感覺的到,他們現在打的非常難受。
基德平日裏如臂使指一般的組織突然變的遲滯晦澀了起來。
看著死死貼在基德身邊的李然,諾維茨基好像明白了什麼。
這小子的眼光這麼賊?
而場下的裏克-卡萊爾看的更加透徹。
小牛打的根本不是平日裏習慣的進攻節奏。
雖然這隻小牛是立足於防守的,本來進攻節奏就不快,但是裏克卡萊爾發現,現在的小牛進攻節奏比平時還要慢最少20%。
這意味著,平日小牛能打五個回合,現在隻能打四個回合。
李然對基德的防守,並沒有給自己創造搶斷蓋帽之類的直接數據,基德也不會自大到頂著李然的防守進攻。
但是就是這樣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防守,讓小牛難受無比,甚至比李然封死了巴裏亞或者特裏還要難受。
怎麼調整?
調整不了!
李然就像一名老道的獵人,直接掐住了對手的七寸。
或者說,給對麵這頭牛,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將他們死死的套在了自己的身下。
裏克-卡萊爾默默的歎了口氣,他不知道這個調整到底是卡利帕裏做的還是李然自己的決定。
如果是卡利帕裏,那這家夥來NBA第一年就帶著灰熊拿冠軍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是李然,那將更加可怕。
雖然李然的場均助攻隻有三次左右,但是隻要他上場,他就是整隻灰熊的頭腦,是場上的元帥。
最恐怖的是,灰熊隊內能承擔這個責任的,不止李然一個。
鄧肯靠著諾維茨基,在低位接到了庫裏的傳球,隨後毫無花哨的背打,轉身,出手。
球進。
這個麵無表情的家夥,也是灰熊隊內的大腦。
在他進入聯盟的十幾年中,不管馬刺的陣容如何調整,都保持了在西部甚至整個聯盟的競爭力,馬刺甚至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年的季後賽。
這樣雙核驅動的灰熊到底該怎麼擊敗?
裏克卡萊爾已經想了很久了,但是仍然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灰熊,在陣容齊整的時候幾乎無解。
它簡直就是NBA的BUG!
除非,有另一個BUG站出來。。。
但是這種球員放眼聯盟也就那麼有數的幾個,小牛有沒有呢?
還真有!
回過頭來,諾維茨基同樣靠著鄧肯,運了一下球,整個人斜著往後跳去,在空中用一個誇張的弧線將球投了出去。
球空心入網。
這個賽季的德國天王,無疑是整個聯盟最符合“BUG”這個定義的男人!
第二節,諾維茨基開始接管球隊的進攻。
德國重炮,朝著灰熊打出了稍有不甚就會致命的炮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