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條件不錯,外祖父又十分疼愛我們母女,那時我爹還算體貼周到,怎麼會養出我娘這種性子?
我極為不解,就一再追問外祖父,才知道是我外祖母的原因。”
元寶的外祖父後來雖然創下一些家業,當初卻也隻是普通的窮人。
邢玉慶出生的時候,家裏還在城南住著,加上戰亂生計艱難,僅能維持溫飽。
他為了養家糊口,天天早出晚歸在外奔波,有時甚至好些天不回家,隻有妻子和女兒。。
雖然很疼女兒,卻為了糊口實在太忙了,也沒想到妻子會如此重男輕女。
她對女兒雖然還不至於虐待,卻冷淡又刻薄,從來不給好臉色,因此邢玉慶兩歲才會說話。
剛開始她以為自己還年輕,總會生下兒子,女兒長大一點還能幫著帶弟妹,所以還不太過份。
後來一直不見有孕,越發嫌棄憎惡女兒,不僅有幹不完的活,還時常辱罵罰餓,甚至動手打她,還威脅她不許告訴人。
有一次邢良生救了個病倒在街上的廚子,又照顧他養好了身體,廚子十分感激,就把一手好廚藝傾囊相授。
邢良生憑著好手藝有了穩定的收入,卻越來越忙,怎麼也不會想妻子會如此對待女兒,邢玉慶也被母親嚇的一個字也不敢說。
邢母也有了銀子去看病,卻得知是因為生女兒時家中貧困,沒有請到好的穩婆受了產傷,又因無錢醫治給耽誤了,以後可能都不能生了。
她越發憎惡女兒,背過人打罵淩辱是常事,還不許哭不許對人說,傷痕也都在別人看不到的位置。
還好她擔心丈夫疑心,倒不敢餓著女兒,丈夫做了廚子後家裏吃食好,女兒又瘦又小也瞞不下去。
邢玉慶從小被嚇怕了,從不敢流露分毫,因此邢良生一直不知女兒的處境。
後來邢良生在大酒樓做廚子,收入也越來越高,就想送女兒去上學。
邢母不敢違逆丈夫,就恐嚇女兒自己提出不想去。
邢良生實在太忙顧不上深究,再加上自己也有些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就放棄了。
這些都是後來邢玉慶自己說出來的,否則誰也不知道。
邢良生後來買了宅子,還盤了個小食肆,卻為掙家業越發忙碌,依然對女兒的處境一無所知。
這時邢家大嫂,也就是邢玉娥的親娘想讓自己兒子兼祧兩房繼承小叔家業,就各種在邢母麵前挑撥。
說這麼大家業肯定不能便宜外人,邢良生肯定要納妾生兒子,勸弟媳早做打算,將來別被狐狸精騎到頭上。
還說什麼納妾還是好的,弄不好要休妻另娶。
邢母越發恨女兒毀了自己的一生,讓她沒有兒子依靠,一輩子被人看不起,將來還要被別的女人鳩占雀巢,待她也越發狠毒。
其實邢良生少年時父母亡故,兄嫂不仁,為生存吃了許多苦。
他那麼辛苦勞碌,隻想讓妻女過的好一些,將來招婿養老,根本沒有納妾另娶或者讓侄子兼祧兩房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