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本仁搖搖頭:“杜族長不知,京中形勢十分複雜,待鄙人與你細說一二。
皇上起兵以後,各路英雄紛紛投靠歸順,護國公雖然實力雄厚,又立下了大功,可是跟隨皇上的哪個不是實力雄厚功勞顯赫的世家名門和各路豪傑?
皇後娘娘痛失嫡子之後養病不出諸事不理,貴妃娘娘賢良能幹總理六宮,燕王殿下居長,又深得皇上喜愛,呂大將軍更是肱股之臣,呂家十分招人嫉恨。
宮裏其他娘娘也大都出身不凡,家族也有從龍之功,無論是否生子,都把貴妃娘娘和燕王殿下當敵人,處心積慮揭短攻訐,這才牽連到了侯爺和即將進門的呂夫人。
他們借著杜呂兩家的親事,說侯爺已有嫡妻卻停妻再娶,呂氏若要進門隻能做平妻甚至做妾,不能以正妻身份迎娶進門,否則就是亂了綱常。
侯爺就拿出繼之事堵他們的口,他們又說這是以出繼之名拋妻另娶,就算是兼祧出繼,葉夫人還是原配發妻,侯爺成親怎能不在場?
而且侯爺長期把原配夫人扔在祖地,卻和新夫人住在京城,這和棄妻另娶有什麼區別?
以後人人都有樣學樣,整個大周還有什麼禮法綱常?
不瞞族長您,皇上再怎麼也是打著扶嫡滅庶的旗號起的事,他總要能圓得過去,否則龍臉往哪擱?
他說侯爺若是兼祧兩房,再娶一房倒也說的過去。
但是這樁親事必須葉氏同意,呂氏也確實應該向原配敬茶,以後也不能把原配扔在祖宅不管。
也就是說,葉夫人必須要進京,否則親事就有麻煩,皇上這是兩邊和稀泥,誰都不得罪.”
杜族長雖然利欲熏心,卻十分精明。
皇上以大周嫡係正統的身份,打著“滅庶孽、嫡脈歸”的旗號才能天下歸心繼承大統。
無論他的內心多麼向著呂家,明麵上也要向著原配嫡出,否則就是自個打自個的臉,將來還怎麼治理天下?葉氏確實必須進京。
可是兩位夫人並列好說,到底誰才是平定侯夫人?
杜族長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十分麻煩,呂家再勢大,皇上再偏心,也要對天下人能交待的過去。
看來呂家在朝中政敵對頭很多,就連皇上也要兩邊搞平衡,不能一昧向著呂家。
平定侯府雖然沾了呂家的光,卻也緊緊與呂家綁在一起,若是呂家成功了自不必說,若是失敗很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可此時已經容不得退縮,各位皇子還小,形勢不明,隻能把一切希望係在呂家身上。
希望皇上能真正處事公道,讓葉氏坐了平定侯夫人的位子,如此呂氏等同妾室。
杜家既能沾上呂家的光,又不會同呂家綁的太緊,將來呂家敗了也有個退路。
看來還要對葉氏看重一些,孫子若進京求學,還得葉氏照料,孫女的親靠也要靠葉氏出麵,呂氏和她們可沒什麼情份。
杜族長此刻無比希望呂家的政敵能逼的再緊一些,在皇上麵前再多進些言,讓皇上不得不封葉氏為平定侯夫人,這樣杜家才能多一條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