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母慈子孝一家親(2 / 2)

  她就是太祖皇後符氏,應該和她來自同一個地方。

  雖然她老人家駕鶴西去已久,影響力越來越弱,定下的好多律例也基本成一紙空文,但社會已經進步良多。

  她應該是個識時務有分寸的女人,並沒有利用皇權強製改變太多,因為螳臂擋車無異於上青天,弄不好物極必反。

  她隻是順應曆史發展規律和時代進步的程度,在生產生活方式上做了極大的改良和提升。

  文化物產飲食和生活物資比曆史同時期豐富的多,食物品種幾乎和現代不差什麼。

  大清之前各個朝代的服飾都能看得到,繽紛多彩令人眼花繚亂。

  就連計時,也不再用粗略難記的時辰,使用現在的小時製。

  隻是因為更漏的精準度實在沒法和鍾表相比,隻能精確到幾時幾刻,一刻是十五分種,比如兩點半就是二時二刻,五點四十五分就是五時三刻。

  社會的文明先進程度和女子的權益保障也比一般的封建王朝要好的多。

  比如允許立女戶,女子可有私產,不許休妻隻能和離,婚書上要有男女當事人簽字畫押等等。

  還開設公立女學,興辦女子教育,允許女子經商、讀書做事直至做官。

  當然,社會並沒有進步到那種程度,大多數女子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身價或者學得一技之長,議親時增加含金量,貴族女子尤其如此。

  太祖皇後在世時,有她老人家撐腰,還有個別聰明能幹的女子進入仕途。

  如今她薨逝已久,一代一代的不肖子孫陽奉陰違,她的影響力日漸衰微。

  女子科考專用的號房已經全部取消,親人和社會也不會允許女子為了科考在號房裏度過幾天幾夜,周圍還全是男人。

  不科考就不能進入仕途,所以女子上學之風雖然保留了下來,進入仕途卻成了傳說。

  初級女學還講究個全麵發展,學的知識比較全麵龐雜,到了中級女學,經史子集策這些課程基本成了擺設。

  中級的公立女學和私立女學(中低檔)已經成了名符其實的女子職業培訓機構。

  主要以培養女師、女教習、女護衛、女醫、女帳房、女掌櫃、文員、繡娘、廚娘等為主,公立女學甚至還有培養女差役和女仵作的學課。

  女子既能學得一技之長賺錢養娘家,說親時還能提高身價,因此深受普通人家的歡迎。

  高端的私立女學完全成了淑女(貴婦)養成基地和婚育培訓基地。

  學科也以琴棋書畫、妝容儀態、交際應酬、庶務管理,女德女紅、子女教養為主。

  貴女和富家千金要是沒有正經上過女學,幾乎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的婚育對象。

  適者生存,正因為順應社會需求,女學才能長期存在並發展勢頭良好。

  更多信息的靈卉就不了解了,她年齡太小,見過的人和事少的可憐,這些還是把聽到的各種信息拚湊加想像得出的結果。

  因為幾乎陪著她長大的王嬤就是太祖皇後的擁躉,說她是“古往今來女子第一人”。

  幸好她老人家見多識廣又極喜歡聊天閑談,一天到晚說個不停,否則她連這些信息也聽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