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明顯, 小宜不是和小央一樣的人,沒那麼厚的臉皮能承受清卉的精準吐槽,於是清卉對小宜保留了足夠的溫柔。
她隻是說:“她也該問問我的。”
等到了和小宜約好的那天,清卉和冬樹一起出發了,冬樹驅車從住所趕去了京市的郊區公園裏,清卉就裹著大圍巾, 縮在副駕駛的座位上睡覺。~思~兔~在~線~閱~讀~
她不說話的時候, 便乖乖巧巧的,纖細的眼睫毛搭在臥蠶上,將黑眼圈凸顯得更嚴重。冬樹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覺得她和小時候一樣, 仍然是那副可憐又可愛的小模樣。
時間還早, 郊區公園剛剛開門,又是工作日, 人很少, 前方有一片大草坪,小宜和同學們便在這裏。
劇本也是小宜的同學寫的,故事的核心是年輕人的迷茫和對自我的堅定。小宜在裏麵扮演女二號。
故事裏, 少年沒有父母, 被爺爺奶奶養大, 他知道自己的特殊,因此拚命想融入集體。
他很怕自己被排擠、被歧視,怕自己會成為其他人不願接觸的人。於是,他學會了合群地笑,學會了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擁有和大家一樣的情感,嘲諷著其他不合群的人。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在天台上遇到了班裏最孤僻的同學,那個女生每天中午都在天台上呆著,少年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偷偷跟了她幾次,終於發現了她的秘密。
她在天台上養了一隻小貓。
這是學校禁止的事情,畢竟寄宿學校規矩嚴格,嚴禁學生飼養任何寵物。但其實女孩並沒有飼養,隻是每天都將自己的食物分給這隻在天台安了家的小流浪貓而已。
但這事如果被其他同學發現了,很可能被全校通報,然後便會被孤立。
要是那是一隻可愛的小貓也好,也許其他人也會喜歡它。但它不是,它長得不好看,瞎了一隻眼睛,毛色雜亂,不怎麼叫,警惕地看著周圍,看上去就是不會有人喜歡的小東西。
但女孩仍然冒著被校規處置的危險,每天來喂養它。
少年並不打算和女孩、以及這隻醜貓有任何交流,他遇到了幾次,便再也不關心了,畢竟自己生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有一天,女孩生病了,請了假在宿舍休息。
少年中午時隱隱有些擔心,他搞不清自己的想法,最終去了天台上,將牛奶浸濕的饅頭放在了女孩之前放食物的角落裏。
他放好之後,小醜貓警惕地盯著他,少年耐心地等待著,在上課鈴響起之前,少年即將離開的時候,小醜貓終於走了出來,一口口吃起了饅頭。
少年鬆了口氣,轉頭卻看到了女孩站在台階上。
他們誰都沒有說話,就這樣擦肩而過。
然而幾天後,女孩請假回了趟家,然後發生了意外,就此離世。那隻貓,就這樣成了少年的心事。
其實少年隱隱有些感覺,他覺得女孩是不想活了。
她和這隻小醜貓一樣,長得不好看,被孤立、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的理解,也許她是早就想去世的,但還有隻貓等著她養。
於是她活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有個人替她喂了她的貓。
那就沒有任何遺憾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少年覺得自己就是謀殺她的人,於是,這隻貓成了他無法擺脫的責任和束縛。
少年接替了女孩的工作,每天都帶著食物來到天台喂貓。
那隻貓仍然不愛叫,悶悶地吃飯,吃完飯便悄悄地藏在了角落裏。
少年守護著貓,直到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