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很好!那老朽想請問一句,秦公子可知道‘徽率’?”
聽到秦永答應子自己的要求,於是,道授業略作停頓之後,很快就開口問道了。
隻是,他的這一開口,直接就是讓秦永愣住了,甚至是就連武梓香這樣的旁觀者,有很多人也是不明所以的。因為,“徽率”這個詞,那還是他們第一次聽到呢!
其實,“徽率”換成了後世現代裏的語言的話,那就是“圓周率”,也就是π,可是,在這個時代裏是沒有“圓周率”一說的,所謂的“圓周率”,還根據它的由來,被世人稱作是“徽率”。
原來,在這個時代裏,早就有了各種求圓麵積、周長等等的研究了。而在這個方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的就是“圓周率”,因為,那是一個固定的數值。於是,從古代的漢代開始,就有關於這方麵的著作了,而到了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首創了“割圓術”,為計算圓周率建立了嚴密的理論和完善的算法,於是,這個圓周率,也就被世人稱作是“徽率”了。
當然,秦永來自於後世社會,他是根本不知道什麼劉徽的,所以,自然也就不知道所謂的“圓周率”也被稱作是“徽率”了,於是,這個時候聽到道授業的話,他才會一臉的不明所以的。
好在,秦永雖然是聽不明白這個“徽率”到底是什麼東西,可是,周圍不知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就紛紛地議論起來了。
“呀,徽率?那……那是什麼?”
“啊?你……你不知道啊?就是在求那圓形的時候,所用的。知道‘徑’長,求‘周’用的。”
“哦,原來是這個啊!不……不過,這……好像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值?”
“沒錯,晉人劉徽隻求到三又五十份之七!”
……
“哦?這麼說來,他們說的是‘圓周率’?”
秦永原本是不知道所謂的“徽率”到底是什麼的,可是,聽聞到那些人這般的議論之後,又哪裏還會不清楚啊?所以,隻是半刻鍾的時間之後,他就點頭應道了,“道先生,在……在下,略懂一二。”
“哦?真的?好,那太好了。既然如此的話,這第三題,不如就你我同算一題,然後,看看誰的‘周’算得最為準備,你……你看如何?”
道授業聽到秦永說他居然是知道什麼叫“徽率”的,那可真的是大喜過望啊。因為,這代表著秦永在“明算”這一科上,確實是有著相當的造詣啊,否則的話,誰會無緣無故地研究什麼“微率”呢?一般能夠知道知道這個“徽率”的人就很難得了。可是,秦永呢?卻不是說“略知一二”,而是“略懂一二”,可別小看了這一個字的差距,因為,這意味著秦永很有可能確實是對所謂的“象形”有研究的。
其實到了這個程度上吧,雖然道授業是沒有明說,可是,秦永也已經是猜到了,所謂的“象形”,確實就是幾何學。而且,他們現在要研究到的,還是後世非常著名的“圓周率”。這個“圓周率”,在這個時代裏,普通人知道的可真不多,可是,道授業可就不同了,他是“明算科”裏的大儒,所以,上古所遺留下來的各種“明算”科的典籍,他幾乎都是通讀過的。
“算‘周’?”
秦永才剛一聽到這個名詞的時候,還略略地是有些發愣的,可是很快地,他卻是反應過來了,所謂的算“周”的話,應該是指計算圓的周長吧?
這在後世的現代社會裏,那可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了,大概,也僅僅隻是初中和高中的各種數學考試中,才會經常出現了吧?
不過,在這個時代裏,這樣的一個學問,卻是不簡單的,因為,在這個時代裏,是根本沒有小數點的概念的,一般小數點後應該表示的數字,通常是用分數來形容的,例如是剛才現場有人說到的“五十份之七”。而這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當這樣的一個分數來參加與其他數的運算的時候,那過程就是更加的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