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軍師身體比較虛,因為早膳未食,有點頭暈氣短,在吃了一塊酥酪之後,當下就感覺出了好處。
“糧食酒的成本太高,沒辦法在軍中全麵推廣,馬奶酒及羊奶酒的釀造不費糧食,釀造工藝也更簡單一些,奶酒不僅可以禦寒,還能補充體力,可以在軍中推廣起來。”
強犧讀犧。毛葉苕子的推廣種植,
也意味著畜牧業的高速發展。
這兩年,畜牧場的產奶量也漸漸增多,虞幼窈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成立工坊,鑽研狄人的飲食,目前已經初具規模。
漢人喜歡吃粥喝湯,對鮮奶並不重視,鮮奶有一股腥膻味道,很多人都不習慣,老百姓日子過得粗糙,也沒有不花成本,就去掉腥膻的有效辦法,牧場裏所產的鮮奶,一部分供應給大戶人家做精致吃食,大部分其實都浪費掉了。
這才有了貴族吃牛羊,平民吃豬肉的情形。
虞幼窈在鼓勵畜牧的同時,也很重視鮮奶,並在遼東各個地區都開了工坊,收購鮮奶,製作奶製品,這為各大畜牧場還有老百姓,提供了一條新的賺錢路子。
散養的百姓們,將擠出來的鮮奶賣給附近的牧場,牧場再將鮮奶賣給虞幼窈名下的工坊,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產業鏈,不僅為老百姓增收,也大大調動了畜牧場,經營的積極性,促進了畜牧業的大力發展。
因此遼東大部分產奶,幾乎都供應到了虞幼窈名下的工坊裏。
工坊積存了一大批物資,等的就是現在。
“狄人有一種風幹肉,已經作為軍糧,在軍中普及,肉類能讓戰士長期保持體力,提高作戰能力,這一點是麵糧和奶食不能比的,我們大周有類似的做法,而且做出來的口感會更好一些,接下來可以收購肉食,組織留守戰士,進入山中冬獵,製作風幹肉,做為輔助軍糧,供應給戰士們。”
遼東地廣人稀,山多林密,山中野獸眾多,不缺獵物,所以冬獵是每年冬天,必須的進行的事項。
一來冬天物資稀缺,冬獵可以獲得肉食,改善生活,助戰士們休養生息;
二來冬天苦寒,高強度訓練,不僅對物資消耗太大,對戰士們身體損傷也更大,進山冬獵,可以提高戰士的實戰能力,及應變能力;
三來遼東一帶山多林密,野獸極多,許多老百姓們都是靠山吃山,若是不加以扼製,一旦野獸泛濫,勢必會下山傷害村民。
四來清除一些山中猛獸,更有利於野獸在山中繁衍生,保持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免野獸泛濫,會大麵積破壞山林。
製大製梟。虞幼窈查閱了大量北狄文獻,擇其可取之處,進行鑽研。
從中發現,大周朝的軍糧供應雖然比較豐富,卻都以雜糧為主,在補充體力上不如狄人,因此在保持體力和戰鬥力上,也差了狄人許多。
但雜糧利腸胃、吸收,更便於養身與健康,要勝過北狄良多。
《黃帝內經》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