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1 / 1)

殷懷璽利用草原地形神出鬼沒,不僅讓紮莫赫束手無策,還損兵折將,北狄的軍心士氣一天比一天低迷。

然而,就在北狄忍不住開始懷疑,大周朝的武穆王是否真的掌握了草原地形圖,以及狄部的分布圖時,大周軍退兵了。

這一猜測,再度在他們心中,打上了“?”號,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將士們嚐到了搶掠北狄支族,天天有酒有肉的甜頭,不願意退兵。

殷懷璽就道:“我們雖然掌握了草原的地圖形,也了解草原一部分北狄部族的分布,但草原地形複雜,危險暗藏,我們第一次深入草原,沒有在草原對敵的經驗,這一次以探路、練兵為主,暗中觀察並學習北狄戰士,在草原作戰的優勢,進一步了解草原的情形,避利避險,盡可能的切斷北狄的物資供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他們在草原遊蕩了幾個月,每到一處部族,都要悄悄抓幾個落單的北狄人,拷問這一帶的地形,進一步了解草原情況。

被北狄戰士追擊時,也不會馬上下令攻擊,而是先與北狄戰士周旋一番,想來就是以觀察北狄戰士。

這一席話,很有說服力,但戰士們仍然心有不甘。

黃文獻也道:“你們知道戚繼光是怎麼打贏倭寇的嗎?”

將士們最愛聽的,莫非一些曆史上的英雄人物,頓時一個個叫囂著讓黃文獻快講。

黃文獻擺出一副酒樓說書先生的架式:“話說,戚繼光承祖上萌蔭,繼承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當時山東一帶遭倭寇侵擊,倭賊在沿海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將士們一個個洗耳恭聽。

“戚繼光見此情形,在悲憤之下,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從此之後,就開始了他的抗倭大業。”

“戚繼光並沒有海上作戰的經驗,水師海上作戰的能力也不如倭人,麵對這一情形,戚繼光並沒有感到沮喪,他帶兵在海上巡邏,每每遇到倭人,就攜船潰退,久而久之,倭人越發猖狂,頻繁地滋擾沿海一帶,戚繼光每每戰敗潰逃。”

立馬就有戰士不服氣,跳出來反駁,根本不相信戚繼光會被倭寇打得潰敗而逃。

“急什麼,這不是還沒有講完嗎?且聽我繼續道來,”黃文獻安撫了將士們,這才繼續道:“當時,有許多人如你們一般,置疑戚繼光的能力,如此過了一段時間,在一次的戰役之中,戚繼光帶領水師,把倭寇殺得七零八落,毫無還手之力。”

有不少將士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來。

黃文獻繼續道:“直到這時,戰士們才明白,原來之前每一次潰逃,隻是戚繼光的計謀,他在利用倭寇的追擊,訓練水師海上作戰能力與應變能力,同時也通過每一次和倭寇接觸,觀察倭寇的弱點,並且針對倭寇的弱點,發明了戚家刀和與之相配合的鴛鴦陣,掃平了沿海倭患。”

將士們露出了羞愧的表情。

之前殿下要退兵,他們都有些不甘心,除了劫掠狄人,讓他們嚐到了甜頭外,主要的還是,由來隻有大周朝受狄人劫掠,戰士們好不容易打回去了一回,一個個都殺紅了眼睛,不願意就此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