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1 / 1)

穿山遊廊處古木扶疏,奇石聳立,形態千奇,石上野蔓叢生,不知名的野花。

兩座宅子中間開了側門,穿過了側門,虞幼窈看到對麵宅子門口,立了一座半人高的綠石,石上天然呈現了湖光山色,綠意蔥籠的景象。

上麵龍飛鳳舞刻下了“虞園”兩字。

虞幼窈定定地看著這兩個熟悉的字,眼眶倏然一濕。

鄭氏笑:“這一塊嶗山綠石,帶了玉的質地,色半透,而不明,在不同的光照之下,會映照出不同的景致,很是殊奇,武穆王為處宅子取名【虞園】,上頭的字也是他親手琢刻。”

大周朝不能立女戶,女子不能離開親人獨自過活。

而“虞園”兩個字,仿佛在這一瞬間,打破了加諸在她身上的槁桎,她不能離了親人獨活,卻可以享有獨一的宅院,隨性而活。

殷懷璽向來懂她的,虞幼窈輕笑一聲:“虞園,挺好的。”

鄭氏將虞幼窈送去了隔壁,就回來了。

虞幼窈精神亢奮,顧不得腳上的傷還沒盡好,要逛一逛宅子。

許姑姑拗不過她,想著她方才走了不少路,就命家丁抬著肩輿:“讓冬梅陪著你逛,這一路車馬勞頓,我先去小廚房幫你準備藥浴,順帶準備一些吃食。”

院中布局依勢形象,一條玉帶小溪蜿蜒曲折,深容藏幽,長廊依山勢起伏綿延,逶迤入亭,山石映其左右。

透出了渾厚、質樸,疏朗自然,無拘無束。

逛著逛著,就到了主院。

看著院前大門上,原本掛牌匾的地方還空著,虞幼窈突然道:“世有九招,昭九德,九招即九韶,便改名九韶院。”

從今往後,就是真正屬於她的地盤了。

冬梅扶著小姐,在主院裏走了一圈。

冬梅來得早,就介紹道:“主院的布局與漪水院有些類似,是殿下親自尋了厲害的工匠,按照要求重新修整過的,殿下說,小姐是住慣了這樣的屋子,住一樣的,也能自在一些。”

虞幼窈一走路來,看到了地上鋪設了大大小小的卵石,卵石顏色、形狀、花紋千變萬化,呈現出變幻萬千的圖案。

冬梅就解釋:“襄平陰濕苦寒,殿下擔心小姐住不慣,鞍山盛產青石,隻青石不如卵石耐熱,殿下做主在院裏鋪了打磨平滑的大型海卵石,海卵石吸濕辟寒,冬天燒了地龍,不僅耐熱,還傳熱,到了夏天,灑些水在地上,能解燥熱之氣,冬暖夏涼。”

大型的海卵石較少,最大的能達到三十尺有餘(十米左右)。

院子占地很大,海卵石打磨不易,絕不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想來殷懷璽是一早,就安排人做了準備。

確實是花了不少心思。

冬梅扶著虞幼窈,最後停在院中的老榆樹下。

巧的是,這竟然也是一株紫榆樹,比謝府那株年頭還要久些,盤根虯紮,宛如一條巨龍盤踞,遒勁斜杆,盤旋而上,上頭碧蓋如雲,宛如“巨龍”口吐的層層綠雲。

虞幼窈不覺就想到了,漪水院裏那株伴著母親成長的老榆樹:“這株紫榆,是一開始就種在這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