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始終(完)(1 / 1)

元徽三年,靖國偶有試探邊防的行為,然而大曜兵強馬壯,著實難比,靖國新皇也識時務的選擇了和談。

元徽五年,女子書院漸多,大曜已少有溺殺女嬰案件。

元徽八年,戎國掠奪大曜數村落,夙心派數名大將出兵進攻,三年時間,戎國十八部落歸順,戎國國君退守求和。

……

元徽十五年,屠克老將病故,孟淩風接替屠克守關。

十八年,夙心立五王爺之子蕭玄祚為太子,封八王爺之子蕭玄初為宣王,輔佐太子。

這二人能力相差不大,隻是蕭玄祚行動力更強一些,對政事的掌控也更加自如,而蕭玄初愛好更加廣泛,參政這事兒完全就是受她這個姑母引導,明顯是自小學會的責任在推著他前進,倘若放開責任,他會更傾向於做個學者。

選定太子之後,夙心便也放權讓太子行事,她多年心血還是值得的,蕭玄祚顯然就是另一個她,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太子磨練三年之後,夙心直接禪位。

禪位之後,為了避免麻煩,夙心立即便跑路了。

天下之大,她到如今才能四處見一見,真是可憐。

這一年,房鐵軍和宋雪貞也帶著兒女,陪同她左右,而屠懷玉也總算撂挑子不幹了。

屠懷玉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他的祖父、母親、嬸娘等人都已經過世,偌大的屠家,什麼都沒了。

但這人也從未表現過不開心的樣子,夙心覺得他這些年實在辛苦,二人有君臣之誼,也有朋友之義,便邀請他一同遊曆,不過在外期間,他這心境似乎改了許多,路上收了四五個孤兒,繼承屠家,總算是沒再和過世的屠老將軍繼續較勁兒。

新皇繼位之後,朝臣都覺得新皇隻怕是要將生母請入宮中做太後,還有生父,沒準還能安個太上皇的名頭……

然而,並沒有。

蕭玄祚是個內心極為清楚的人。

夙心遊曆第三年時,與生母商議之後,這才上請天地見證,與蕭玄初一起,兄弟二人入夙心一脈為嗣。

夙心遠在天邊,平白多了個好大兒。

她知道的時候,事兒都定下幾個月了,就算是不讚同也沒法子,不過她這內心也挺驚訝,畢竟那些年,她也擔心將好好的孩子養得心理變態,故而也時常請老五和老八夫妻倆到宮中小住,蕭玄祚和生母的關係還是很親近的,沒想到會主動認她做娘……

……

然而夙心卻不知,蕭玄祚心中,姑母的分量。

因生母的影響,蕭玄祚自小就知道入宮的意義是什麼,他幼時甚至還很擔心,不敢對皇位露出任何好奇,以免姑母多想,然而幾年之後才發現,母親和姑母的關係……好得出奇。

姑母陛下甚至不愛搭理父王,每次都隻拉著母親和八皇嬸聊天,宮中那些藏書都要被她們聊了個遍,而父王和八皇叔隻能眼巴巴的坐在一邊等著,等她們聊完了才能走。

他曾問過母親,會不會怨恨姑母將他帶入宮中,讓他們母子許久才隻能見上一麵。

然而母親聞言,卻笑得厲害。

她說,姑母是個難得的好皇帝,因為她,這天下的女子連喘氣都輕鬆許多。

送他入宮是為了國,姑母陛下憐她犧牲,故而時常讓母親入宮陪他,則是為了小家。

他母親偉大,姑母亦然。

這些年姑母待他如親子,盡管她總是表現的嚴厲又冷清,然而作為一個母親該做的事情她一樣都沒少,他一想到姑母一生忙於朝政,無親生兒女,便覺得愧疚不已。

幸而,母親也是這般想的。

……

夙心這一輩子,活得挺久。

覺得命數將近的時候,她去了榆陽城的上潭村,小村子已經變了很多,但她的宅子依舊留著,被修繕了許多次,留在這裏孝敬她是宋栓子的後人,十幾歲的兄妹倆。

她那便宜徒弟以狀元入仕途,官至宰輔,一生勞碌最終隻活了六十多歲,死前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替她養老……

幸虧是遺憾,若是真能替她養老送終,那她豈不就活不到七十?

如今想孝順她的人還是不少的,不過她更希望自己能清靜一點走。

夙心坐在門前的搖椅上,看著兩個小屁孩雕出的木頭花,日子很悠哉。

這一輩子,她活得還是挺值的,來生也定然順遂。

很好。

——

承光十三年,六月初八,清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大曜第一任女帝,駕崩。

享年一百零九歲。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