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的觀念,女孩子念多了書沒有多大用處,最後還是要嫁給別人家的。陳曉念的書多,嫁給一個好一點的人家,左右不過是彩禮多一點。
陳曉在旁邊站著一言不發地聽著,蘇青黛看她一臉迷茫的樣子,心中對陳曉不由得多了一分同情。還隻是一個小女孩子,結婚這樣的事情,她如何接受得了?
“大姐,你也不用太擔心,陳曉的事情,我們來幫忙解決。現在最重要的是先養傷,別的事情都慢慢來。爸媽你們先回去,剩下的事情我來處理,姐夫那邊也不用擔心,我去找人說通,欠那劉家的彩禮錢先還回去,曉妹子一輩子的事情不是兒戲,你們不能這樣糊塗,到時候人家孩子怨的可是咱們這些做家長的!”
蘇父今日陪著張家外公外婆來醫院,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插手這件事,自然沒有道理全身而退。而且按照蘇父的性子,他也不可能會袖手旁觀。
蘇父說著就從包裏掏出兩千塊錢塞到了外公手中:“爸,這事您二老先別著急,隻要人沒事,沒有什麼處理不好的!”
外公怎麼肯再收蘇父的錢,奈何蘇父一個勁兒堅持,外公推辭不過,隻能收下。
回到家之後,蘇父就開始和蘇青黛商量張家的事。說到大姨和小姨要開店的事,蘇青黛不免皺緊眉頭。大姨和小姨念的書不多,對於生意經不是太精通,若是開個小店做小生意,就不能有太多彎道道,不然兩個女人也應付不過來。
“是不是很不好辦?若是不好辦,那爸再想別的路子。”
蘇父也知道這樣比較為難,但是張琴畢竟和張家有過親戚關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今張家落魄,蘇父沒道理置身事外,不理不顧。
蘇青黛搖了搖頭,思索了一番:“不是難辦,做小生意也是要有經驗的,不然虧本的可能性很大。大姨她們兩個女人沒有經驗,很容易被人騙的。咱們不可能一直幫她們,要讓她們自己闖出一條路出來,這樣的話,她們就能慢慢積累經驗,好過我們一直盯著。”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兩人商量一番之後,認為在邵鄉鎮上開個南雜貨鋪子是最穩妥的。不過按照蘇青黛的想法,等南雜貨鋪子站穩腳跟之後,再通過改造變成小型農村超市,這樣一步步來比一口吃成胖子要好得多。
這個主意顯然深得蘇父的歡喜,對於大姨和小姨兩個農村婦女,頭一次做生意當然不能太有野心。要從以前那個隻知道在家任勞任怨埋頭幹活的婦女,變成一個精明的生意人,這中間需要過渡。在蘇青黛看來,大姨和小姨若真的打算做生意,就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長了見識多了心機,才能悟出生意道理。
不過蘇青黛認為,能夠從男人和孩子的世界中脫離出來,重新擁有一個生活追求,這對於大姨和小姨來說,是件好事。
大姨和小姨雙雙離婚的事情,給張家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張家的兩個舅母,說話非常難聽,對於離婚的兩個小姑當然沒有好臉色看,就等著大姨和小姨回娘家就要將兩小姑掃地出門。
不曾想,兩小姑離婚之後並不曾回張家,反而是在蘇家住了下來。沒兩天就傳來了消息,張家的兩個姑娘在鎮上開了一家南雜貨鋪子,裝修得精致幹淨的店鋪,貨品也非常齊全。
這讓張家兩個舅母頓時又是羨慕又是嫉妒,想不到蘇家居然如此大方,居然真的給兩個小姑資助開店。村裏人都說蘇家有錢又大方,大舅媽羅雲和二舅媽周美麗得知了這事,氣得銀牙咬碎,偏偏又什麼話都不能說。
畢竟當初和蘇家鬧翻的事情也是由她們挑起,如今蘇家和張家本就沒有多大關係,借錢給兩個小姑開店也和她們沒有多大關係。
兩人越想越是後悔,若是當初知道蘇家會變成如今這幅有錢模樣,她們絕對不會做出當時那樣眼皮子淺的事,惹得蘇家對張家生了厭。如今蘇家有錢了,照顧小姑和公婆,卻對她們不聞不問,這擺明了是不打算和她們有什麼牽扯,這讓羅雲和周美麗怎麼甘心?
眼睜睜看著小姑日進鬥金,讓羅雲和周美麗看著隻能幹著急,於是兩人成天琢磨著怎麼樣去蘇家撈點好處。隻可惜蘇家並不給麵子,好幾次吃了閉門羹,讓羅雲和周美麗暗恨不已。(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