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1 / 2)

啞女已經隻剩一口氣了。暗衛慌忙逼問她解藥何在,她卻笑道:“沒有解藥……睡一覺,就好了。”

在暗衛迷惑不解的目光中,她默默咽了氣。

庾晚音在一日後蘇醒,果然不適盡去。

後來,蕭添采仔細驗了那瓷瓶裏的毒粉,有幾味藥材確實取自宮中的花草,但還有幾味遍尋不到。直到他們徹查庫房,聞到一批禮盒氣味奇異,才發覺禮盒所用的木材,取自各種毒樹。

那一批正是小太子殷勤獻給庾晚音的賀禮。

順著這條線索,他們抓捕了太子及其身邊的宮人,挨個兒審問,最終串出了真相始末:太子眼見著地位不保,甚至性命都堪憂,決定不能坐以待斃,要先下手為強。

他正愁沒有機會,混入宮中的啞女就主動送上了門。啞女直言自己會用毒,隻是還缺幾味藥材,需要他幫著采買。

於是太子借著獻禮之機為她湊齊了藥材,還給了她一份更完美的計劃:不是直接毒死皇帝,而是先放倒皇後,再以解藥要挾她親自動手。

他不僅要夏侯澹死,還要借庾晚音之手弒君。

如此一來,即使夏侯澹僥幸被護住了,他們至少能幹掉一個庾晚音。運氣再好一點的話,他甚至能同時除去壓在頭頂的兩座大山。

太子小小年紀,沒有這麼好使的腦子。替他出謀劃策的幕後高人,正是端王殘部。

原來端王在兵敗之前留了一個計劃,讓老部下去找太子獻策。那老部下作為最後一顆棋子,這麼多年藏得很深,表麵上與端主黨從不往來,居然騙過了夏侯澹的眼睛。

奈何太子入獄後萬念俱灰,為求保命,第一時間將他供了出來。老部下逃跑未遂,在半路上被暗衛捉住,受了數日嚴刑,終於痛哭著投降了。

整件事情裏隻有一個微小變數:啞女沒有完全聽令行事。

她不僅沒對庾晚音動真格,還搶先去了小藥房,想自己毒死夏侯澹。眾人事後反複分析,此舉沒有別的解釋,隻可能是為了將皇後摘出去。

一個恨大夏入骨的刺客,卻將平生唯一一絲善念留給了庾晚音。

隻是等庾晚音獲知這一切時,她早已入了土。

小太子被貶為庶民,賜了所宅院圈禁終生。

至於端王,夏侯澹為他傾情設計了一份極具創意的回禮。

他們每隔數月便會讓那老部下去天牢裏演一場,讓他在絕地翻盤的春秋大夢裏不斷等待。

想來端王意誌力過人,必能為了這點微末的希望含垢忍辱,吃著泔水堅持下去。

等過個三年五載,實在演不下去了,再將真相溫柔地告訴他。

*

回宮之後,夏侯澹果然捏著鼻子灌了碗薑湯,又自覺加了件狐皮大氅,裹得如同回到了冬天。

他之前中的毒在體內埋了十幾年,已經壞了底子。雖然用最粗暴的方式解了,但又留了新的後遺症。躺在床上半死不活了大半年,無數湯藥灌下去,最近才恢複了幾分血色。

也是在這一年間,朝中逐漸習慣了帝後共治。如今皇帝回歸崗位了,庾晚音卻也沒有釋權的意思,每日仍是與他一同上朝。奏折上的朱批,全是皇後的字跡。

有臣子上疏劾之,倒是夏侯澹先發了火:“太醫都說了朕不能操勞過重,你卻要朕獨自加班,是怕朕活太長麼?”

眾臣諾諾不敢再言。或許要再過些年頭他們才會明白過來,夏侯澹說的竟是心裏話。

不過僅僅這一年,大部分人已經發現了,皇後雖然字醜了點,但確實是他們企盼了多年的明主——情緒穩定,思維敏捷,欣賞實幹,討厭是非。時不時冒出點一鳴驚人的提案,視角之離奇,仿佛超越了此世;但在實際執行上又樂於廣開言路,不恥下問。

仿佛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

*

今日休沐,連帶著宮人也放了半天假,都在禦花園懶洋洋地曬著太陽,不時有歡聲笑語傳來。

午膳過後,帝後二人在窗前對坐,平靜地喝茶。

正因不知還能相伴多少年,才更要珍惜眼前的涓滴時光。

庾晚音:“蕭添采說他下個月回來一趟,給你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