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世界第一,啟明星9號成功發射(1 / 3)

第770章 世界第一,啟明星9號成功發射

“在火箭發射任務前,我們經常在媒體報道中看到‘擇機發射’四個字,這其實指的是滿足發射窗口的最低發射條件。”

今天南山係有不少高管來到西北發射場。

作為啟明星9號的負責人,趙思宇親自負責給大家說明火箭發射相關的事情。

因為現在距離火箭發射,就是等待最佳的發射窗口了。

趁著這個等待時間,趙思宇覺得有必要讓集團高管好好的理解一下火箭發射相關的知識。

這樣子對啟明星的一些事情安排,應該是很有好處的。

“最低發射條件規定火箭能夠滿足任務需求,至少要滿足的一些必要條件,主要分為火箭自身條件和外部條件。”

“火箭在出廠前要做各種體檢,到了發射場,還要再次進行狀態確認,就像運動員在比賽前要做一些熱身運動一樣,使其符合上場條件。”

“這就是擇機的第一因素,火箭自身指標滿足發射條件。”

哪怕是今天的發射成功了,以後也不一定每次發射都很成功。

“曆史上就有因天氣導致航天事故的慘痛教訓。”

“當然了,影響火箭發射的條件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何時發射更加方便地麵觀測,何時發射便於地麵測控,何時發射便於飛船的著陸回收等等。”

“這個發射窗口寬度跟衛星的種類不同有很大的差異,近地軌道衛星一般為‘日窗口’,每天都會有機會去發射。”

所以給大家做一些心理建設,似乎沒有壞處。

趙思宇說到這裏的時候,稍微猶豫了一下,在想著說那些不好的案例,會不會給大家一種不吉利的印象。

“氣象因素對火箭發射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但隻要在發射前做好完善的預案準備工作,提前做好氣象觀測,根據天氣條件確定最終的發射窗口,就能有效避免惡劣天氣對於發射任務的影響。”

所以他都不需要任何思考,就給出了答案。

這是其他任何一家企業都做不到的水平。

既然今天來到了發射現場,那就好好的了解一番咯。

夏青青這個時候也來到了曹陽的身邊。

“設計之初,我們的設計師們會對火箭自身進行防雨、抗電磁幹擾、抗強風等進行設計,以減少環境因素對火箭的影響。”

“火箭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的複雜係統工程。”

對於火箭發射曆史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趙思宇可謂是了然於胸。

作為南山係各企業當中的明星人物,夏青青現在的風頭是非常盛的。

畢竟榮耀科技去年給集團貢獻了兩千多億的利潤。

這對今後啟明星9號的持續發展來說,顯然是沒有好處的。

“我們的啟明星9號,已經完成了所有的相關確認,具備發射的條件。”

甚至除了星辰汽車,其他公司的營業額都還沒有達到兩千多億人民幣呢。

“而有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地外天體交會需求的探測器則為年窗口,那就是一年甚至幾年才能遇到一次發射機會了。”

“這些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

“整體來說,我們的啟明星9號近期的發射任務都是圍繞著星鏈衛星係統的發展來確定發射任務,這些衛星都算是近地軌道衛星,理論上是每天都有合適的機會。”

“1987年3月26日,美利堅用半人馬座運載火箭發射一顆高價值軍用通信衛星時,遭遇雷雨天氣,閃電擊中火箭導致發射失敗。”

“火箭發射的外部條件,則比較複雜了。”

趙思宇看到曹陽聽得很認真,介紹起來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趙思宇緊接著補充說明了一下。

隨隨便便就能舉出幾個大的案例出來。

“我們的啟明星9號在這方麵無疑是做的非常優秀的。”

不過,他也不確定這一次的發射是不是一定能夠成功。

“每個型號的火箭所能抵禦環境因素的數值,和設計過程中火箭能抵抗的量級是相匹配的。”

“眾多因素中,高空風對發射的影響較為突出。”

畢竟天天說擇機發射,到底是要結合哪些因素來擇機發射,其實大部分人都是不清楚的。

想到這裏,趙思宇接著說道:“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不顧嚴寒天氣和火箭工程師的警告強行發射,助推器上的橡膠圈受冷硬化損壞,導致推進劑泄漏、航天飛機爆炸,7名宇航員遇難。”

免得給大家留下一個搞火箭發射實在是太麻煩的印象出來。

“每次發射前對發射日高空風進行測量和預報,結合實測風場數據對火箭飛行軌道進行優化調整,避免火箭在風場內高速飛行時承受的載荷超過火箭允許的範圍。”

這個問題對於趙思宇來說,顯然就是一個送分題。

“趙總,這個發射窗口,能不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答案,一般要多久才能找到這個窗口呢?”

“在各種環境因素當中,對火箭的發射任務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月球探測器為‘月窗口’,每月都有機會發射,但隻有那麼幾天是合適的。”

曹陽問出了一個許多人都好奇的問題。

“自然環境多變而不可控,一旦這些因素超出了發射預期標準,就可能會對箭體造成損壞,影響火箭任務的成敗。”

“隻是這一次是第一次發射,我們比較謹慎,充分的考慮到了風速、雲層、氣溫等各方麵的條件,盡可能的選擇最適合的發射窗口。”

趙思宇這麼解釋了一頓,在場的人員對於火箭發射的情況,也算是多了幾分了解。

至少不至於提到火箭發射就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應該關注什麼。

“曹總,再有十幾分鍾就到了最佳發射窗口了,我們可以去控製台那邊去觀看,效果會更好。”

趙思宇是西北發射場的常客了。

甚至以前這個發射場一定程度上就歸他們管轄。

所以他到了這裏就跟回到家中一樣。

“走吧,我們去控製台那邊吧。”

曹陽知道今天來參加發射活動的還有不少其他單位的人。

自己也差不多要過去跟大家寒暄一下,然後一起觀看啟明星9號的正式發射。

……

“曹總,你們的啟明星9號還挺壯觀的啊。”

“設計很是獨特。”

當曹陽來到控製台的時候,立馬就遇到了航天科技的錢俊峰和電科集團的吳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