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禦前會議(中)(2 / 2)

接著近衛文磨繼續說道:“由陸軍方麵尤其是北支/那方麵軍出麵和土八路談判的想法是對的,但是不管是在語氣上還是姿態上,皇軍都要有所收斂。要知道我們談判的對象不是支/那政府,甚至於都不是延安方麵,而是那個可怕的中國將軍。”

“對於此人的事跡諸君想必都聽說過,他可不是那些膽小如鼠的支/那人,從開戰到現在皇軍至少有十萬甚至於十五萬人死在他和他指揮的那支部隊手上,所以不要去試探他的底線,那家夥可是真的會殺人的。”

“首相閣下,其實綁架帝國僑民的事情那個支/那將軍很早之前就曾經做過,當時他也沒有殺人,不過是要求皇軍以戰俘與之交換,此外還勒索了一筆錢糧,所以我認為這一次對方也可能會提出這樣的條件。”東條英機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好說,不管他要什麼,隻要願意放人那就可以談,但要注意,絕不能給對方獅子大開口的機會。合理範圍內,大日本帝國願意支付一定的贖金!”近衛文磨道。

“首相閣下,此例一開,以後恐怕...”

不等米內光正說完,近衛文磨便歎了口氣說道:“米內君,你的意思我有何嚐不明白,但是眼下土八路是鐵了心要拿那些帝國僑民做籌碼,皇軍如果不就範的話,你覺得那些帝國僑民的下場會怎樣?”

“難道那個支/那將軍真的敢將那些帝國僑民全部殺死嗎?”米內光正道。

“未必不敢,你要知道帝國的那些僑民很多時候可不是單純的僑民,支/那人有足夠的理由將他們判定為軍人,到時候必然是一場扯皮。最重要的是大日本帝國沒有賭的本錢,人在對方手上!”近衛文磨道。

“哈伊,首相閣下說得對!”米內大將道。

“那要是談判失敗了呢?”鬆岡洋佑突然再次說道。

這下子整個禦所內徹底的沉默了,剛才大家都在討論如何談判,但是卻沒有想到談判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敗,成功固然是大家所願意看到的,但失敗了呢?

要知道這樣的談判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那可是事關數萬帝國僑民的生死。

一旦發生土八路屠殺僑民的惡性事件,必然會全國震動,到時候必然要促使帝國和中國政府宣戰。

沒錯,就是宣戰!

別看現在中日兩國已經打了足足三年半了,如果從九一八事變算起的話,雙方甚至於已經打了快十年了,但是兩國依舊沒有宣戰。

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中日兩國目前的狀態是戰而不宣。

發生這樣奇葩的事情完全是日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戰爭本身就是極為嚴肅的一件事情,沒有哪個國家不慎重對待,即便對手是弱雞一樣的中國,但是在宣戰問題上日本還是十分重視。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本意是侵占東北,未想當時就侵略整個中國,所以基本上沒有宣戰的考慮。

說白了日本當時並沒有想好是否要長期占領東北,更沒有想過要不要和國民政府全麵開戰,所以那一次日本人從未考慮過和中國宣戰。

到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日本內閣曾多次就與中國宣戰和斷交問題進行討論,但均未取得一致意見。

淞滬會戰展開以後,日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的一些人要求政府對中國宣戰,但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隨後,日本內閣召開會議,又有人提出了對華宣戰問題,為此日本政府還正式召開首、陸、海、外四相會議,就宣戰問題交換意見。

但由於宣戰對日本的利害得失錯綜複雜,會議的一致意見是把這個問題擱置起來,待召開第72屆議會時由天皇下達詔書向國內外闡明日本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