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驚天秘術(1 / 3)

建文四年,六月。

暮色漸漸籠罩四野,殘血一般的夕陽即將墜落在南京城的盡頭,落日的餘暉將原本青褐色的城牆染成一片赤紅。

燕王朱棣的大軍橫渡長江,一路直逼南京城下。金川、神策、定淮等城門外早已齊齊列陣了十幾萬身披鐵甲的將士,這是靖難之役的最後一戰,朱棣和朱允炆二人的恩怨將在此徹底畫上一個句號。

眼下,朱允炆閉門不出,猶如困獸無處可逃。

但朱棣很清楚,此番想要破城容易,殺人逼宮就難了。眾目睽睽之下,若他親自下令攻城誅殺朱允炆,難免要背上弑君殺親的罪名,這不是他想要的;若是不殺,朱允炆不肯讓位,他的擁躉眾多,這場麵自己也很難處理。

朱棣麵色嚴峻,問一旁的道衍:“軍師,此番該如何處置?”

道衍俯首道:“燕王莫急,屬下自有安排,一個時辰後,請燕王看城內火光行事。”

皇城內,七名黑衣人趁著夜色行動如風,一路疾行直奔奉天大殿而去,皇宮內數千名禁軍侍衛竟然不能覺察分毫。

而奉天殿內,朱允炆早已焦頭爛額。是退是進?是拚死抵抗,或是甘心禪讓,還是逃之夭夭?他一向優柔寡斷,到了此刻更是難以決斷。朱允炆的身邊還剩下二十餘人,皆是他親信,這其中又有六名是最特別的,分別是教授楊應能,監察禦使葉希賢、金吾衛指揮使嶽鬆、駙馬都尉梅殷、翰林院編修程濟,以及少監王鉞。

這六個人雖然年齡職務各有高低,但在危難關頭,卻隻有一個共同的稱謂,那就是建文帝最後的死侍——天章六侍。

天章六侍是一個極為秘密的組織,一生隱藏死侍的身份隻為了暗中保護好朱允炆。這六侍各有所長,楊應能主計謀設局,葉希賢善易容偽裝,嶽鬆武藝高強,梅殷懂機甲之術,程濟觀星占卜,王鉞則擅長秘術,六人都是不世出的偏門奇才。然而偏門之才不可治世,隻能亂世之中取巧保命,所以不到關鍵時刻絕不輕易顯露。

此刻,六人集結,顯然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了。

是殺出一條血路,還是百丈之外取下朱棣的首級,皆由朱允炆一句話來定奪,奈何朱允炆始終念及叔侄情分,下不了狠心。還是一直跟隨朱允炆的楊應能最了解他,此時就算殺了朱棣又有何用,朱棣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皆不是善輩,今時今日這一仗已是輸得徹徹底底了。

他低聲勸道:“皇上,大勢已去,不如早點離去吧。”

葉希賢也道:“皇上,千金散盡還複來,隻要留得性命,日後必可卷土重來!”

其他人也跪地高喝:“我等誓死追隨皇上,寧死不降!”

在眾人聲聲勸阻下,朱允炆終於下定決心離開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皇宮,就在這時大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冷笑:“皇上做事如此優柔寡斷,自己性命尚且不能決斷,又如何能決斷天下人的性命?不如趁早讓位的好!”

七個黑色身影顯露在大殿門口,他們的身後是一條屍骨鋪就的血路,數百名禁軍早已喪生在他們的刀劍下。七個人,居中的人戴著高高的帽子,兩側六人分別持刀、劍、斧、矛、短刃和長弓。

“你們是誰?想幹什麼?!”

戴高帽的黑衣人淩空踏步而入,好似地獄中走來的黑無常,高聲道:“我等自然是來送皇上最後一程!”

各侍衛眯眼細看才發現,這黑衣人的腳下有一條極細的黑色絲線,絲線在外麵綿連不絕,似乎已將整個奉天殿都緊緊包裹起來。若是在半空中俯瞰,會發現這絲線已經圍著大殿結成了一個陰陽法陣,很顯然這些人是有備而來,要讓大殿裏的人全都葬身於此!

朱棣顧及聲譽不敢明著殺朱允炆,但暗中刺殺卻是最好。兩軍對壘,朱允炆慌亂之中喪身皇宮,這是意外,更是天意,可就怪不得他朱棣了。

七名黑衣人都是道衍遴選出的一等一高手,日後他們在朝廷之內皆是身居各處要職,隻是此刻都是不知姓名的殺手!殺人不眨眼的超一流殺手!

朱允炆的六侍裏也有嶽鬆、梅殷這樣的高手,隻可惜梅殷早已受傷,唯有嶽鬆一人奮力抗擊。嶽鬆師出名門,練的是分金掌,雙掌銳利如刀,可分金斷玉,幾乎任何兵器與之相碰都會折斷在他雙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