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9章(1 / 3)

這一天等了多久?

顧岩說:“三年時間, 比我想象中的要快。”

他舉起紅酒杯,掃視一圈大圓桌上的每一個跟著他摸爬滾打的隊員們:“這次的成功演出, 是大家一起的努力, 我敬你們一杯。”

副隊長拿起酒杯,站了起來:“這次能收到悉尼歌劇院的演出邀請, 那也是因為有隊長的正確領導。”

奚菲正啃著排骨, 無意識的看了眼身旁的男人, 佩服地點點頭。

副隊長認真的向顧岩敬了一下:“來, 咱們一起。”

奚菲聞言趕緊放下筷子,端起酒杯。

眾人也都紛紛站立舉杯:“一起。”

十幾杯紅酒在玻璃轉台上輕輕一碰, 每個人仰頭悉數飲盡。

放下了杯子, 所有人都彎唇笑了起來。

放鬆,高興,欣慰, 感動,所有的情緒都融合在了一起。

這幾年所有人都很努力, 而尤其辛苦的就是顧岩。

或許是經曆了親人的離世, 每個人都會突然成長吧。

她記得, 顧爺爺去世後的第二年。那年春節過後,顧岩就從森娛集團退身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室裏。

工作室也是在那一年多的時間裏,得到了第一個巨大的跨越。新夢樂團, 從接各種商業小活動, 一步一步積累, 第二年年底,終於開了一場屬於自己團隊的演唱會。

隻是這個跨越過程,奚菲沒有親眼見證。那時候,她還在北京讀大二。除了寒暑假,在與學業不衝突的情況下,偶爾跟著團隊四處奔跑演出。平時,隻能利用業餘的時間創作編曲。

但是,這中間也並不是沒有她的功勞。

第一場演唱會上的選曲,有三分之一的原創編曲是她的個人作品。其中有一首她與工作室隊友合作完成,將傳統民樂與流行元素結合起來的中國風歌曲,獲得了當年音樂盛典的全國年度最佳音樂獎。

而她,也因為此曲再次躥紅了。之後,小李那邊接到的她的合作邀請越來越多。

如今許多影視劇裏的配樂和主題曲,署名上會經常看到她的,團隊裏成員的,甚至新夢樂團的名字。

自此以後,新夢樂團在全國範圍內,漸漸聲名遠揚。

大四那年,學校已經基本沒有課程,除了考試,她也回了A省,全身心的埋進了工作室。到那時,工作室已經由那間小辦公室,擴張成了一家幾百平方的小公司。除了原先新夢團隊的十幾人,另外還簽約了其他幾位誌同道合的新藝人。人數也由最初的十幾人,增加到了三十幾人。

一天一天,從各種小商業演出,到演唱會,再到音樂綜藝節目,甚至各大電視台的晚會邀請。

直到半年前,新夢樂團參加了一檔國內新藝術大賽,所有人沒日沒夜的創作排練,最終不負苦心獲得了全國冠軍。之後沒過多久,顧岩告訴大家,悉尼歌劇院發來邀請函。

三年不到。

奚菲還清楚的記得那晚,大雪紛飛,她牽著他的手,說:“小顧哥哥,如果將來有一天,咱們樂團能將國樂帶上世界舞台,我一定做夢都會笑醒的。”

顧岩嗬笑一聲。

“你說會不會有這一天啊?”

“必須的。”他道:“畢竟有我這麼優秀的隊長。”

不僅是優秀,更多的是刻苦。

這半年來,奚菲的印象裏隻有兩個字:排練。

樂團的十幾個隊員,連續奮戰了三個多月,無論晝夜,排練室燈火通明。

顧岩提出的要求非常嚴格,在出國前,已經記不清究竟排練了多少遍,他每一場都到場親自監督指導。

大家都很疲憊,心理壓力也是到了極致。

可即便是如此,也沒有一個人抱怨過一句累。

顧岩說得沒錯,這次能夠成功完成演出,是所有人的努力和堅持。副隊長也說得沒錯,能走到今天,更離不開顧岩用心的帶領。

還記得三天前,她們站在悉尼劇院的舞台上演奏的最後一首原創曲子《我為誰紅》。

這首歌是當初樂團在比賽總決賽的冠軍曲目,編曲以中國傳統樂器古箏,琵琶,竹笛等為主要伴奏,用彈撥、打擊、管樂等中國化演奏方式,使整首曲調充滿了民族特色。此外,還融合西方樂器鋼琴,貝斯為鋪底的音色。

中西合璧,在仔細品味中中國傳統含蓄美的同時,也欣賞到了現代的時尚風格。

演唱者是團隊裏一位有著空靈嗓音的女生,她在演唱過程中,並不是用起先錄製好的伴奏。而是樂團的十三位成員,在舞台上,現場持樂器演奏。

當清脆嘹亮的笛音結束最後一個音符的時候,那一刻,掌聲雷動,閃光燈照得他們幾乎睜不開眼睛。

奚菲懷裏抱著笛子,望著台下掌聲陣陣的觀眾席,眼眶泛酸。

終於,她夢想成真了。

.......

辛苦了半年,慶功宴後,顧岩給大家放了一個星期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