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節因為購買比例不足, 已被親媽劫持, 請速速補足章節, 救它! “以後是不許的了。”李氏點了點人的額頭, 板著臉說, 卻沒有多大的威脅力。
她親自給人配了衣服和頭麵,梳妝好之後, 仔細瞧了瞧,又從頭上拔下一根鑲水琉石雲煙玉簪給人帶上, “這個還是那時候你外祖母給我的呢,樣子倒是好的, 也適合你們小姑娘戴著。”
“那我今天是得了便宜, 還得了一個禮物。”薑明月眼睛彎了彎。
“就你嘴貧。”李氏捏了捏人的臉, 看見小姑娘穿著一身精致的羅裙俏生生站在那個地方, 總覺得還少了什麼,對身邊的人說:
“徐嬤嬤,你現在回去, 將庫房裏的那個銜著南海珍珠的珞圈拿來。”李氏仔細瞧了瞧, “那珞圈式樣倒是不俗的, 配著一身衣服剛好。”
徐嬤嬤眼裏閃過一絲慌張, 藏在手帕裏的手緊了緊, 隨後朝窗外看了看日頭, 笑著回話, “這珞圈我記得被收在箱子裏, 怕是要花費時間找找, 到時候耽擱了時辰也不好。”
“這倒也是。”李氏覺得有理,讓宛秋將薑明月的配飾找了出來,準備挑一個給人戴上。
李氏對服飾極其講究,眼光也好,薑明月卻沒有多少興趣,自個回想那些熟人小時候的樣子,免得到時候出了差錯,惹了別人的疑心。
“這個我瞧著挺好的。”李氏拿了一個銀鑲珠寶項圈,項圈相對處墜著一塊如意卷雲紋玉鎖。
玉鎖是上好的和田籽料,俗話說千金易有,好玉難求,就這麼個還沒有半個巴掌大的東西,就要抵的上一家鬧市街頭的旺鋪。
薑明月回過神,眼角的餘光不經意看到站在一旁的徐嬤嬤,頓了頓,隨後走到了李氏的身邊,仍由人給自己帶上項圈。
今日來參加宴會的人不少,霍首輔曾是天子之師,與那些皇親國戚自然是少不了來往。是以,但凡是有些頭臉的人家,都不會缺席的。
李氏牽著人進去,不放心地交代著:“今日杜家的姑娘也會過來,你若是不喜歡她,便去找妙妙和惜靈玩,不必理會她。”
“我曉得。”薑明月點點頭。
話音剛落,一個粉紫色的團子就撲了過來,“明月,怎生來得這麼遲,我和妙妙都等了你好長的時間。”
最開始,薑明月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聽見那粉紫色的團子抱怨開來了,“你是不知道妙妙多無趣,我同她說了好些的話,她都不理我的。”
那些生疏與略微的不知所措被這樣熟稔的話衝淡了幾分,薑明月捏了捏人的臉,“她若是聽見你這樣說,那些糕點就一點不分給你了。”
王惜靈吐了吐舌,向李氏行了禮,“侯夫人,我帶著明月去找妙妙了。”
李氏看著兩個小孩,眼裏全都是笑意,“明月在家裏念了你們許久,正好你們在一塊做個伴。”
得了準許,王惜靈便拉著薑明月去了後院,一路上嘟嘟叨叨地說著自己最新知道的消息,“杜瑤婉之前在那邊一直炫耀著六皇子送她的簪子,那玩意誰家沒有啊,難不成六皇子送的就金貴些不成。等會她瞧見你了,定是要過來諷刺兩句的。”
薑明月還記得杜瑤婉,她是宮裏杜貴妃的親侄女,自幼長得好看,生長在眾人關注的目光中,最看不慣的是誰的梳妝打扮越過了她,搶了她的風頭。
有次不知道誰說,定遠侯府的嫡女要比她好看,從此,杜瑤婉就變著花樣的找薑明月的麻煩。
左不過都是小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以前的薑明月倒是不服氣,喜歡和人嗆聲。現在卻覺得沒有多少的意思,也沒有搭話,就靜靜聽王惜靈說著。
將盛京最近發生的事情聽了差不多之後,也就走到了霍府後院的煉湖,岸邊種滿了垂柳,湖中建了一個小亭子,名曰風來水榭,甚是文雅。
煉湖從城外引了活水,裏麵養了許多彩鯉,霍妙就站在亭子的邊上拿著魚餌喂魚。
見到她們過來,霍妙將木盅交給了身邊的丫鬟,一本正經地衝薑明月說:“難為你了,居然能夠聽她嘮叨了一路。”
王惜靈瞬間就炸毛了,“我哪裏嘮叨了,這都是在和你們說正事,哼,你以後你要是想從我這裏打聽什麼消息,我定是不告訴你的。”
“千萬要忍住,別說。”霍妙這樣說著,眼睛裏頭卻是笑意。
三個人說了一會子話,王惜靈便鬧著要找魚竿去釣魚。
湖裏養了錦鯉,不能同一般的魚類放在一起混養,要是釣魚的話,還是要去連著外院的西南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