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可可想起了當時的環境,正是商品經濟剛剛複蘇的時候,如果能夠及時搶占市場,將是一筆不可小覷的財富。
於是蘇可可想到了正東街的房子。
“爸爸,我們在正東街的屋子,空著也是空著,不如開個客棧,正東街人來人往,肯定有不少外地客商。現在國營旅社又貴又不好住,開家客棧一定賺錢!”蘇可可耐心的勸著蘇子安。
蘇子安不以為然:“又是錢錢錢,難道我掙得錢還不夠你用嗎?”
“這不光是錢的問題,”蘇可可認真的回答,“而是我認為不應該讓那房子閑置,應該讓它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現在國家開始允許個體經濟發展,但是經曆過漫長的計劃經濟,大部分人對於個體經營還抱著懷疑的態度,蘇可可卻知道,現在是搶占商機的最好時候。
客棧是最適合蘇家做的生意,蘇可可馬上就要去上學,蘇子安平時還要去廠裏上班,將小院子改造成客棧,隻需要請一個人打理就夠了。晚上周末沒事,蘇子安再過去看看就可以。
蘇可可一番話講下來,蘇子安也有些動心。他一直想遊遍祖國的名山大川,卻囊中羞澀,如果蘇可可說的客棧生意真的賺錢,那豈不是兩全其美?既不浪費房屋,還可以補貼家用。
父女二人拿定了主意,查看了小院的情況後,開始著手改造,並且由蘇子安出麵,辦理經營客棧的一套手續。
蘇家的小院,一共有四間屋子,其中一間還是個套間。蘇可可按照經營客棧的要求,把其中沒用的家什都丟掉,去舊貨市場購買了床和桌子,又配齊了被褥。
小院裏有一間獨立的廚房,蘇可可把廚房收拾一新,她想找一個會做飯的人,來幫助管理客棧。如果有房客願意在客棧吃飯,這間廚房就能發揮作用。
蘇子安覺得女兒有些異想天開,但是客棧的家什都已經配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他不忍心打擊蘇可可的積極性,隻能打印了招聘啟示,由蘇可可在熱鬧的地方張貼出去。
蘇可可心裏也很忐忑,她隻知道第一批個體經營者都賺到了錢,可是輪到她來做,還是心裏沒底。
招聘啟事貼出去了,一天,兩天,過去了五六天都沒人應聘。這讓父女倆很擔心,小院子已經收拾出來,購買家具被褥花了一百多塊錢,這在當時算是一筆大錢。如果找不到照看客棧的人,那麼這門生意就做不成。連投資都收不回來。
蘇可可這下才覺得自己有些冒失,就在她暗自後悔的時候,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找上了門。這個女人穿著土布罩衫,頭上還包著圍巾,從外表看像是從農村出來的。
蘇可可見對方有些緊張,忙微笑著問:“大嬸,你是想在我們蘇家客棧工作嗎?”
那女人有些局促的揉著衣角:“俺剛到城裏,就是想找個活幹!不過俺沒啥技術,不知道符合你們的要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