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北灘瘟疫的風聲便不再那麼緊,不論是客棧裏的說書先生,還是市井中的三姑六婆,皆傳開了一個故事:
陽門弟子力克海中妖獸,又以神功淨化辭海,還引來魚苗維持漁業平衡,並幫助北灘重建家園……現在各大鎮子上都設有兩處官家小攤兒,一家寫著“招人”字樣,招去北灘幫忙修補房屋複興漁業,另一家則寫著“募捐”二字,說是什麼要眾籌替陽門立個功德碑。
“切,真是無官不貪,‘募捐’明擺著就是借陽門功勞坑百姓錢財,沒想到還真有人上當……”溫子羽就站在‘募捐’攤兒不遠,看著一幫爭著捐款、擠破頭的百姓直顧發笑。
“真武的陽門就相當於人間佛門。百姓受苦受難,百姓求神拜佛,百姓添香油錢……信仰可以磨練人們的意誌,也能腐蝕人們的心理,用入正途功德無量,若用歪了,哼,天也不恕。”
狄雲楓花大手筆購置了一件十分體麵的衣裳,背上的刀也改作手持。果真人靠衣裝馬靠鞍,他就站在街道中央,身姿挺拔,堅毅陽剛,冷俊的模樣是討了不少過路小姐的芳心。
就要去陽門了,再怎麼也得穿得體麵一些不是?
遠見一座高峰直插天宮,雲霧繚繞,百鳥暢遊,峰下眾山皆為絕頂,蒼鬆生峭壁,水道與山走,此乃真真正正的人間仙境!
瀛洲地域十分廣闊,狄雲楓與溫子羽雲端飛行半月之久才來到嶗山腳下,若是用尋常的教程,不走個一年半載還真難挨著邊兒。但嶗山距北灘的距離還不到瀛洲總長的十之一二。
陽門就在這仙氣繚繞的嶗山之上,在真武國並沒有道教這麼一說,所以大多數武修都不修道,這麼一來靈氣再盛之地對他們也沒有用處。
對他們沒用處,卻對“他們”用處大大的。狄雲楓與溫子羽瞧著嶗山仙境心頭滿是歡喜,在陽門修武,在仙境中秀靈,可謂是真真正正的事半功倍,仙武同修!
“走吧,先去搞頓好的吃,吃好了好上山求學去。”狄雲楓招呼了一聲溫子羽。
“唉,也不知你哪兒來那麼多銀子,這一路下來住的是精品閣樓,吃的是山珍海味,我都長了好幾斤肉了……”溫子羽抱怨著卻不拒,笑咪咪地隨在狄雲楓身後。
“散開,散開!朝廷大官淩駕,快讓道兒!”幾聲狗叫從鎮頭響徹鎮尾。
人們慣性地分開排排站,慣性地叉腰捧肩看熱鬧。
來人果真是朝廷大官,光是護送的隊伍就有兩批,前後各五十人,各個身材魁梧、背刀拿錘,雄赳赳氣昂昂的,別提多霸道威風。
隊伍中央有一尊十六抬大轎子,轎子材料必定是最好的楠木,楠木上刻著精美的玄武花紋,有八尊!皇帝也才配九尊龍像,他竟有八尊玄武!
轎子上掛著金色絲幕,能瞧見其人卻不能觀其真容,看形態是個十分富態的中年人。
轎子周圍配有三十六個保鏢。三十二個立地太保擋在外圍,四個背著金鉤、開山斧、紅纓長槍、斬首大刀的蒙麵人各守四方,能為朝廷命官的親衛,必然是高手!
這架勢,好生氣派!
“子羽,你認不認得他?”狄雲楓用下巴指著轎中之人問道。
溫子羽搖了搖頭,卻道:“我雖不認得他,但瞧這人配八尊玄武,定是朝中一品大官,朝中一品大官隻有六人,其中兩人封侯,兩人在朝,兩人在野。封侯者配麒麟紋繡,在野的兩位將軍刻白虎印,在朝的官員才能刺玄武繡。當今真武王朝,除丞相賀知書為一品外,禦史黃琛也屬一品。”
說到這兒,轎子從他麵前緩緩駛過,他冷笑一聲道:“世人皆知丞相大人品性儒雅,作風謙和內斂,出門架勢絕不可能如此高調誇張,所以我敢斷定此人該是朝中禦史,黃琛!”
黃琛帶著打手親衛,行路高傲又殺氣騰騰,必定是來找麻煩的……狄雲楓展望遠方嶗山,一股不詳縈繞心間,若問此地有何值得朝廷大官親自來找麻煩,非陽門莫屬!
“哎,黃大人竟親自找上門來了,這些陽門可慘咯。”
“你家裏的獨苗兒死了,你也恨人不是?大官有氣沒地方撒,就隻有找門派了唄。”
“唉,這算什麼事兒嘛,陽門替百姓消災解難,還得背黑鍋,真是世道不公,世道不公!”
“噓……你小聲點兒,大人一怒,草民皆枯。”
眾人的議論聲頓時又小上幾分。
“狄兄,原來這人就是那小胖子黃聰他爹。這些當官的最會給人套罪名,黃聰死於海獸之手便是上頭考慮不周,黃聰的上頭豈不是白秀安白堂主麼?”溫子羽搖頭無奈,又隨之一歎:“由此看來白堂主是凶多吉少了,唉……壞官當道,好人遭殃。怪不得這世上少見好人,都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