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整軍治以待北征(1 / 2)

劉琮恨透了袁術和劉勳兩個,見豫章大勢已定,於是下令集會鄧芝、諸葛玄、諸葛瑾、魏平、韓若、麴義、黃忠等人商議出兵江北的事。

劉琮意圖說明之後,鄧芝沉吟半響道:“揚州分為淮南、丹陽、廬江、會稽、吳、豫章、六郡,現在袁術屯兵淮南、劉勳屯兵廬江,這二人在曹操的授意之下,基本上已經是沆瀣一氣,而孫策據有丹陽、會稽、吳三郡,我隻有豫章一郡,使君若想與孫策爭衡,必然要出兵北上,而且孫策在我們豫章戰敗之後,也會引兵北上,與我爭淮南和廬江,因此使君的確應該北上,隻是……孫策那麵不穩,若是我軍北上,孫策出兵襲我豫章,讓我無家可回就麻煩了。”

諸葛玄嗬嗬笑道:“這一點老夫早有準備!使君,老夫以為,我們如今人馬加起來,堪堪三萬有餘,有近一半是荊州軍,我們既然離不開荊州軍的支持,那我們何不就把自己靠在荊州之下呢。”

劉琮好奇的道:“我們一直在荊州之下啊,諸葛叔父可是有什麼高見,說出來聽聽。”

諸葛玄道:“我的意思是以黃州為家,家小到了那裏就不回來了,而豫章分為兩部,豫章之南,我們現在實在沒有能力插手,既然曹操能封那些土蠻,使君為什麼不能,可以讓刁麟翔出麵,邀請各家山越首領,出麵,封他們為土王,讓他們在那麵自己坐大,我們自管守住豫章之北,這樣我們的兵力收縮,以我們現在強大許多的水軍為依托,完全可以守住豫章,不懼孫策,使君自可無後顧之憂的北進。”

劉琮眼前一亮,想起前世孫策控製豫章之後分南部為廬陵郡,也是這樣先撫後剿,恩威並施才拿下豫章的,於是拍掌道:“諸葛叔父,我若請我父下均旨,分豫章之南另為一郡,由叔父坐鎮黃州,遙領那一郡叔父覺得如何?”

諸葛玄思忖片刻,起身道:“諸葛玄願遙領一郡,為使君經營後方,隻是玄年紀已大,諸事處理難以周全,故玄保舉兩人,請使君任用。”劉琮道:“先生隻管講。”

諸葛玄道:“一位是當年曾與曹操起兵討董卓的崔鈞崔州平,此人現在流落荊州,就在襄陽一帶,我與他舊年交好,一封信便能使其南來,由他為別駕,大小事務處理之上玄可保不出差誤,第二位就是被使君囚在黃州的是儀。”是儀當日隨劉鷂一齊被俘,劉琮知道他是一個能臣,可是一時之間沒來得及招請他,又怕他走了,於是當初押送劉繇一家去荊州的時候就沒有把他帶去,交給了黃州參軍蔣琬,現在還一直在那裏押著呢。

劉琮笑道:“是儀先生是難得的人物,先生不提,我也要提他呢,既然先生提了,就以他為新郡之長史,專一處理對蠻族之事,先生以為如何啊?”

諸葛玄大喜道:“若能如此,我必勸動是儀,為使君所用。”

劉琮猛然想起劉繇來了,上一世中他這會應該是奉曹操令進入淮南郡招降納叛,並重修合肥城的時候了,於是問道:“諸葛叔父,劉繇父子呢?”

諸葛玄道:“前番使君在北的時候,曹操來信求取劉繇父子,荊王就把他們送往許都了,隻是劉繇一直鬱鬱寡歡,聽說到許都不久就病逝了。”

劉琮唏噓輕歎,心道:“曹操這會也不會再派人來了,等我拿下淮南之後,再重修合肥吧。”

鄧芝這時沉聲道:“新郡僑治黃州,東吳難以威脅,我願為使君主管豫章之北,使使君北上無後顧之憂也。”

劉琮笑道:“有二位為我守家,我無憂矣。”說話間見韓若眉頭輕皺,急忙道:“文似有什麼話說嗎?”韓若忙笑道:“若隻是以為使君手下,文治之士太少了。”

劉琮啞然無語,他自重生以來,一直在招攏人才,可是卻大都是勇猛之士,智謀之臣卻是不多,如今攤子鋪得越來越大,人手已經明顯不夠用了。

劉琮苦笑一聲,道:“現在沒有別的辦法,隻能是這樣了,請伯苗先生、諸葛叔父幫我多招一些幹材吧,據我所知荊州英才廣有,就看二位能為我招收來多少了。”

眾人也知道豫章的情況,匆匆建立,各方麵都不行,所以隻得一點點的來了,於是先把這個話題給丟開了,改而商議新郡的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把事情說妥,然後由劉琮執筆親自寫了一封信給劉表,細細說明,然後派人送走。

劉琮又取出一張絹書遞給大家,道:“前日伯苗先生讓我重置一下軍中職務,這是我和伯苗先生商量之後擬定的,你們看看。”

眾人展開,隻見絹上寫明:

鄧芝為都官中郎將,兼揚州府長史處理一應州府事,劉琮北上期間留守豫章。

諸葛玄為揚州州丞、廬陵新郡太守留守黃州(臨時新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