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一、宇宙大沙漏猜想(1 / 3)

宇宙大沙漏理論誕生在我人生最艱難的一段時期,是我少年時代非常重要的思考成果——或者說“幻想成果”會更合適一點。

中考是我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在上高中以前,我學習成績拔尖,性格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了幻想。和大多數熱愛學習的學生一樣,科學家是我極為向往的一個職業,以當時的情況看來,成為科學家也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畢竟我當年的同學,有幾位已經成為了優異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可是2005年的中考,我卻意外地嚴重失誤,考得一塌糊塗,沒能夠考取當地的一中。父母無法接受,每日怒斥哀歎,讓我精神幾近崩潰。為了逃避這一切,我選擇離開家鄉,來到了市裏的高中上學。

上了高中之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離開了家鄉的我依然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我逐漸產生了厭學的心理,並且日益嚴重。我晚上整夜整夜地失眠,白天則根本無法集中起精神來,我在課堂上做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表現得像一個瘋子。我的學習成績以崩塌的方式急速下滑。

而另一方麵呢,我第一次走出了信息閉塞的農村家鄉,接觸到了城裏的生活。曾經嗜書如狂卻總是無書可讀的我瘋狂地閱讀著每一本可以借到的課外書籍,並且開始嚐試寫作,決定以此取代學業,成為我新的奮鬥方向。

然而,我新的事業發展得很不順利,遲遲沒有取得任何成績。當時依然滿懷自信的我當然無法想象,我要一直堅持五年多才能發表我的第一篇小說。從小就無比驕傲的我,失去了學習上的優勢,急迫地想要證明自己仍然是一個聰明優秀的孩子。為此,我時常表現得叛逆和自大,對於書中所看到的,所有自己無法理解的內容,我全部斥之為謬論,認為是作者在故弄玄虛。

我沒有忘記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夢想,從朋友那裏借來了一本《時間簡史》,希望放棄學業後的我,仍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世界上最深奧的物理學理論。可是,這本以通俗易懂而著稱的科普圖書,我依然隻是翻看了幾十頁,便已經滿腦袋漿糊了。我心中絕望又惱怒,在內心深處,不知深淺地對那些高深的物理學理論大加批判。

最讓我感到憤怒的就是書中提到的“多維度空間”,因為以我這顆簡單的大腦,怎麼樣也無法想象出,超過三維的空間是怎樣的存在。我在心中斥責愛因斯坦、普朗克等這些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我不明白,難道在三維空間的前提下,他們就無法建立起合適的理論,來解釋各種已知的物理現象嗎?

我決定要在三維空間的前提下,創立一套新的理論體係,在三維空間的前提下,解釋已知的各種物理現象。

作為一個連基礎電路圖都畫不好的高中生,我哪裏來的這麼粗豪的膽氣呢?

我的膽氣,就是我的愚昧和無知。《時間簡史》裏提到:相對論對萬有引力的解釋,是物體的存在會使時空出現彎曲,就好像一顆沉重的鐵球壓在鐵絲網上,會使鐵絲網彎曲變形。

在當時的我看來,這便是相對論的核心內容。

這麼簡單。那麼我當然可以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理論體係。起碼是一個輪廓。

於是,我開始冥思苦想。當然始終也想不出個什麼花樣。

直到有一天,在課堂上,已經很久沒有聽講的我意外地聽到一位老師講:道家思想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萬物誕生自虛無之中。這和現代物理理論中,宇宙大爆炸理論關於宇宙起源的解釋是一致的。老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學家。

聽到這裏,我忍不住心中一動:老子這種極度抽象化的思維模式,不正是我所想要的嗎?《道德經》裏的一句話,可以和兩千多年後最先進的物理學理論相契合,那麼我為什麼不能用類似的模式創立起一套新理論的輪廓呢?

我從這裏得到了靈感,開始考慮是不是可以從中國古代的一些哲學思想裏尋找思路。我無聊的思考,終於開始打開了一道小口子。

中國的古人是怎樣看待宇宙萬物的呢?有過哪樣的一些哲思和理論呢?

天圓地方?

呐,這明顯是古人的觀測手段有限,被自己的雙眼所蒙蔽。隻能算是一個直觀的比喻,算不得什麼了不得的哲學思想。

陰陽兩極?

嗯,這個不錯。萬物皆分屬於陰陽兩種,這是中國古人很重要的一個哲學思想。那麼,我們身處的宇宙,會不會也存在一陰一陽的兩個呢?

至此,我的思路豁然開朗,宇宙大沙漏理論也很快隨之誕生——

如果宇宙分為陰陽兩個,那麼這兩個宇宙之間存在怎樣的差別呢?

陽者,實也;陰者,虛也。會不會我們所生活的地方,隻是陽宇宙而已?宇宙間所有的物質,都被裝在充實的陽宇宙裏,而陰宇宙中則空無一物。

於是,宇宙在我的腦海裏,變成了一隻巨大的陰陽魚圖案。

可是,陰陽兩個宇宙各自是怎樣的形態呢?它們以怎樣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呢?它們相互接觸的地方又是怎樣的呢?它們各自處於什麼樣的方位?如此一想,我腦海中的宇宙,模樣開始變來變去,可是怎麼變都顯得不夠和諧,不夠完美。

這時,科幻小說裏的平行宇宙理論給了我靈感:為什麼兩個宇宙不可以是重疊在一起的呢?就像是相同比例的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將會均勻地分布在溶液裏。

這樣一來,兩個宇宙之間就會存在無數個接觸點。那麼,這些接觸點是封閉的,還是連通著的呢?當然得是連通著的,如果兩個宇宙被隔絕開來,那麼陰宇宙對我們就沒有任何的影響,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如果兩個宇宙是相互連通著的,它們兩者之間會存在著怎樣的相互作用呢?

一個充滿空氣的容器和一個真空的容器相連通,兩者之間會存在氣壓差;一個裝滿液體的容器和一個空空如也的容器在同等水平方向相連通,兩者之間會存在液壓差;那麼充滿了物質的陽宇宙和空無一物的陰宇宙相連通,兩者之間會不會存在某種……物壓差呢?

一念及此,我很快想起了一個從初中時代就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布朗運動為什麼會存在?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麼構成物質的微粒為什麼會進行著永不休止的無規則運動?這種熱運動是由什麼造成的?是由誰來提供動力?

或許,物質微粒的熱運動正是由於陰陽兩個宇宙間的不平衡造成的,物質存在一種由陽宇宙進入陰宇宙的趨勢,“物壓差”正是熱運動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