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第一章 朝廷介入武林,平山少年應運(1 / 2)

引子:

明朝隆慶六年,百廢待興的明朝急需一位能使明朝再次繁榮昌盛的賢臣指引。這時在李太後和司禮監太監馮保的支持下,張居正取代高拱成為新一代內閣首輔,當時因為明神宗尚且年幼,加之明朝內閣製的弊端,明朝朝政為張居正所把持。

在巨大的權力和自身才華以及巨大的抱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張居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而本故事也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發生的。雖說武林之事與朝廷並不相關,但是一旦朝廷想要插手這武林之事,那武林還是武林嗎?

正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朕初登大寶,決心推行新政,立誌減輕百姓負擔,使我朝繁榮、呈太平盛世!但今武林之事日漸崩糜,常有滋擾百姓之事發生,不利新政推行,不利社會穩定。

朕現令錦衣衛與東廠合設四部十六局,專管武林之事,清掃武林敗類,減少崩糜,為新政的推行和百姓的福祉鋪平道路,欽此!”

一道發自大內的密旨從小道傳出,江湖日漸人心惶惶,且此密旨才一發出,錦衣衛和東廠就雷厲風行,不到三天,四部十六局就已在南京應天府成立。四部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名,各下轄四局。

且這四部十六局直接歸為錦衣衛都指揮使紀由和東廠掌印太監馮離直接管轄,且四部十六局擁有地方欽差職能,可直接提領地方三品以下或同等級的行政、軍事、財政官員,權力不可謂不大。

四部十六局成立不足月餘,就在江湖上掀起了名為正義,實為屠戮的數場血雨腥風,不僅在短短四五天內就將崆峒派、點蒼派攻破了山門,就連早已避世不出青城派、武當派都受到了波及。

看著這些大門大派在四部十六局麵前如此不堪,那些江湖上真正的毒瘤不由的人人自危起來,但不知為何,一個多月過去了,四部十六局卻從未動過他們分毫。

而江湖各大門派迫於四部十六局的壓力和肩負著需將自身道統繼承、發揚的責任不得不努力尋求一能使自己門派存活下去的方法。

但是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單個門派根本就不能應對四部十六局的瘋狂虐殺,故現任武林盟主段玉明決定在九月初六於天山召開武林緊急密會,號召各大門派的主事人及各大武林名宿齊聚天山,共商應付四部十六局的對策。

現距九月初六不過兩月,但這短短兩月之間又會有多少門派淪落、多少人間悲劇發生,這一切的一切現目前又不得而知了!

嵩山、少林、正殿!

此時少林現任主持了凡已然坐在首位,緊靠而下依次是戒堂、習堂、達摩院等多位了字輩長老,緊隨其後的則是明字輩的執事,至於顯字輩的弟子則無一人出席。

一眼看去,整個正殿之內所有僧侶無不麵帶憂慮,就連那滿身漆滿著金箔的佛像都似帶著愁容。而殿外那本一直棲息在千年古樹上、總是被撩撩香煙熏的嘰嘰喳喳叫著的喜鵲、斑鳩也是意外的安靜了下來。

殿內殿外一片壓抑,肅穆。

“各位師弟、師侄們,此次天山之行關乎著我少林興亡,我已請求無能師叔祖和三位勿字輩的師叔陪我一同前去,待我們走後,少林關閉山門,寺院僧侶一律不得外出!”坐在首位的了凡捏了捏手中的念珠,眉頭時而蹙著,時而展著,緩緩的開了口。本為佛門人,心本亦平和。但想著少林百年基業可能毀於今日、葬於他手,他就心酸無比。

“謹遵主持令!”

“謹遵主持(師兄)師伯令!”

一眾僧侶在了凡話落之後齊聲答道,沒有任何遲疑與拖遝。他們知道現在武林各門派已在生死邊緣,了凡這麼吩咐也是為了少林著想。畢竟了凡這一走,少林將被削弱至少近一半的力量,如果屆時四部十六局殺來的話,他們將有滅門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