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眾秀女向皇後行禮時,納木卓悄悄望了眼鳳座上的一國之母。
十年時光並未在富察氏的臉上留下痕跡,反倒將她雕琢得愈發溫潤。
不論野史正史的記述,還是各色小品傳記皇帝詩作的描畫,都未能展露富察皇後十之一二的好來。
雍正三年,九王案發,被圈禁致死。先帝為了表示寬宏,並未捋去出嫁女的封號。為了替女兒多攢些與皇家的情分,納木卓的郡主額娘常頂著各色目光,領著隻有幾歲大的女兒,與當時已被封做寶親王妃的富察氏閑話。
從富察氏懷著長女,到大公主不滿一歲夭折,納木卓幾乎全程伴在她的身邊,後來更成為富察氏失女後的寄托,富察氏待她如親生。直到雍正七年被過繼後,兩人才因著身份不複相見。
對納木卓來說,富察皇後就如納木卓的嫡親姐姐一般,哪怕經年未見,其中的情分也無法磨滅。
於情於理,她都應該盡己所能,扶助皇後,讓這個真心疼愛她的女人不再因喪子走向悲劇的結局。
越是了解了此時的風土人情,納木卓就越能確定,長到九歲的嫡長子突遇風寒快速夭折,其中必有內情……
思緒戛然而止。
偷窺天顏的納木卓被抓包了——她滿含疑惑的目光,直直撞進了富察皇後笑意盈盈的眼睛裏。
“格格在看什麼?”
富察皇後的聲音溫柔如水,讓人生不起一絲緊張。
納木卓大大方方出列行禮:“看娘娘容貌一如往昔,與納木卓夢中惦念的模樣一般無二。”
她的膽大包天不知規矩,與幼年時一模一樣。吐露真情並不會冒犯到任何人,隻會讓同樣念著她好的富察皇後欣慰非常。
“多年不見,格格這張嘴真是一點沒變。”
看著長大成人的納木卓,就如看到了早夭的長女,富察皇後眼中泛起一絲淚光,又快速被她眨去。
“本宮亦惦念著格格,隻是格格的模樣,倒與小時候不同了。”
納木卓笑道:“若是沒什麼變化,娘娘才要著急。”
這話說得托大,由不知內情的人聽了,反會覺得納木卓將皇後的客套當了真。
坐在她旁邊的瓜爾佳格格自進宮後就與納木卓住在一起,念著這十日裏的好,大著膽子扯了扯納木卓的袖子。
納木卓側目,悄悄回了瓜爾佳格格一個笑容,好讓她安心。
“是了……格格已是大姑娘了。”富察皇後輕歎口氣,轉而笑道,“錦紋,把本宮之前備好的禮物送與格格們。”
說是人人有份,可是誰又看不出,這是在給納木卓做臉抬身份呢。
秀女們謝恩後,皇後先簡單問了幾句她們在宮中的衣食起居,後借著閑聊,觀察秀女們的舉止性情。並未再刻意與納木卓對話,以免她風頭太過,惹得酸妒。
雖然如此,仍有許多若有似無的目光掃過納木卓。她一一含笑回望,反將臉皮薄的小姑娘們惹得臉紅耳燙。
本隻冒了個頭的小心思,也在納木卓的坦蕩中消弭於無形,反倒生出莫名的好感。
今日在場的秀女無不出身高貴,十之八九不是充入後宮,就是被封做王公大臣的福晉兒媳。日後重逢身份有別,但想起今日與皇後的親近,也會多給自己三分麵子。
納木卓打定主意要離開官場是非圈,卻不代表會離開京城。
換個角度講,保住二阿哥,就是保住娘娘,亦是保住自己。不論如何,她都要娘娘免去第二次喪子之痛。
納木卓卻不知道,富察皇後對她的用心不止如此。
在納木卓想方設法,意圖在留宮的日子裏替二阿哥規避風險時,皇後也在用盡心思替她挑選一戶好人家。
一圈誇讚之後,秀女們個個含羞帶怯神采奕奕,在大宮女錦紋的示意下起身告退。
皇後娘娘事務繁忙,需得操心後宮諸事與宗親命婦事宜,自然不可能在一群小丫頭身上耗費太多時間。
因滿腹心事正在走神,起身動作慢了一拍的納木卓很是突兀,在眾人‘你懂我懂’的心知肚明注視下,被本就有心留她的皇後娘娘順理成章地喚住腳步。
“格格方才在想什麼?”
納木卓搖了搖頭,還沒想好是直接告訴皇後她的擔憂,還是再多觀察幾日。
隻是教導嬤嬤們對秀女管束極嚴,平日很難出儲秀宮走走,瞞著娘娘,似乎不是個多好的選擇。
富察皇後攜著納木卓的手,將人從長春宮正殿領去內室。兩人挨著坐下後,又替納木卓理了理勾住發絲的簪墜。
即便已有二阿哥永璉與三公主和敬承歡膝下,但早夭的第一個孩兒依舊是皇後心頭,未曾被時間抹去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