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憶(1 / 2)

中午,春光明媚,有琵琶聲從湖上傳過來。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湖麵上的一艘遊船停在那裏,甲板之上幾排數十個歌姬,或依或立,身著五彩深衣。這些女子盛服濃妝,雲發高聳,身上又披有一根彩帛,此時隨風飄舞,的確讓人觀之心醉神移。這許多歌姬,各攜樂器,一起合奏,而有些輕啟朱唇,曼聲歌唱,曲子隨風送至,聲音溫柔婉轉,道不盡纏綿之意。

“這是前幾年李太白為楊娘子所作清平調,每到牡丹花會期間,聖上都會命宮中歌姬們演奏這首詩為楊娘子助興。”

高力士在旁邊引領著玉真公主和李清去往沉香亭,路上邊走邊說,

“這時候聖上和楊娘子在沉香亭賞花呢,長公主和小郎君這邊請。”

“多謝高將軍了。”

玉真公主笑著說道。高力士服侍李隆基已經幾十年,身受李隆基信任,後來被加封為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在宮中,就連太子公主等人見到高力士也是客氣有加。玉真公主雖然是長公主,見到高力士的時候也是頗為客氣的。

“長公主折煞老奴了。”高力士微躬著身子,隨後看著李清道:

“剛才聖上和楊娘子還說起小郎君來。等下見到,定會驚喜萬分。”

遠遠望去,坐落於龍池東北方的沉香亭簷崖高聳,氣勢恢宏。沉香亭周圍遍植牡丹,此時盛開的牡丹姹紫嫣紅,妁妁綻放,李隆基和楊玉環正在諸多宮女的陪伴之下遊賞花間。

李清和玉真公主在高力士的引領之下來到沉香亭,上前跟李隆基見了禮,那楊玉環也過來向玉真公主施禮,隨後看到玉真公主身邊的李清,微愣了一下,看著玉真公主笑著問道:

“長公主,想必這位就是李清小郎君了?”

李清上前見禮,答道:

“正是。”

“沒想到竟然長這麼大了。可還認得我嗎?”

“那株‘冠世墨玉’不知是否還在?”

李清沒有正麵回答。眼前的楊玉環已經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寵妃,雖然這時候還沒有入宮。作為穿越眾的李清那裏會不知道。

李清看過去,楊玉環身穿淺黃色襦裙,外披白色紗衣,佩披帛,露出羊脂白玉般的頸項,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挽迤三尺有餘,步態輕盈,雍容柔美。三千青絲挽成飛仙髻,頭插金玉蝴蝶釵,一縷青絲垂在胸前,薄施粉黛,雅致的玉顏上畫著清淡的梅花妝,傾國傾城的麵容看上去嫵媚雍容。

“哈哈,你果然是記得的。”

楊玉環歡快的笑著,扭頭對李隆基說道:

“聖上,李清果然是認得奴家的。”

“哈哈,娘子如此絕色容顏,連朕都神迷不已,其他人見了自然是印象深刻。”

李隆基哈哈笑道。楊玉環略帶嬌嗔的斜看了一眼李隆基,臉帶羞澀。

李隆基這時候上下打量李清,隨後對玉真公主說道:

“持盈真是慧眼識人,李清果然是一表人才,更難得的是文采出眾。聽說你還深得司馬道長衣缽,精通武藝?”

李隆基看著李清問道。

李清彎腰施禮,說道:

“聖上繆讚,不過是會些粗淺的武藝,算不得精通。”

“太過謙虛了。前些日長安街頭的事情,朕是知道的,沒有高深的武藝如何能夠殺退那些刺客。這件事朕已經命京兆府和大理寺去查了,到時候定然會水落石出,免得持盈再在我麵前抱屈,哈哈。”

李隆基笑著說道。之前李隆基之所以重視這件事情,還是因為長公主的緣故。

李清向玉真公主看去時,玉真公主臉上隻是淺露笑意,看上去理所當然。李清心中倒是有些莫名的感動的。

“將軍也是文武全才,以後你們可以親近親近。”李隆基看著高力士道。

“老奴的身手哪裏及得上小郎君的武藝。以後還請小郎君指點一二。”高力士笑著說道。

李清忙道:

“不敢。”

此次過來,不是正式的召見,所以見麵有些隨意,李隆基也好,玉真公主也罷,都沒有把這次召見李清的事情當做一次刻意的安排,倒有些家中長輩見晚輩的氛圍。眾人隨後一起賞花遊園。在場的幾位,相互之間都是熟識的,即使第一次過來的李清跟眾人也是認識的。

在李隆基眼中,作為長公主義子的李清也算是自己的晚輩,所以待之頗為親切,而楊玉環得過李清的幫助,看上去也是熱情有加。伺候在旁邊的高力士看著眼中,心中微震。

其實高力士一開始對李清並沒有太多的印象,雖然知道李清是長公主的義子,但是相對於長安城中那些皇室的子孫輩來說,李清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後輩罷了,雖然深得長公主的愛護,以後在長安城中估計李清也沒有什麼出頭之日。然而今天見此情景,沒想到李隆基和深得盛寵的楊玉環對李清都青眼有加,善於察言觀色的高力士那裏還能不明白,所以對待李清更加恭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