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趕緊去倒了一杯水雙手恭恭敬敬的遞給我,“爺,您喝水。”
“怎麼那麼別扭?”我不自在。
“爺,您甭不自在,快給我們講講吧!”阿呆笑眯眯的。
“媽B的,哪那麼多廢話”,老驢一瞪眼,然後也笑眯眯的看著我,“曾爺,講吧!”
我看著這倆人幸福的依偎著,一副饑渴的樣子等著我講故事,不由得笑著搖搖頭,這倆貨,還真是一對兒。
我喝口水,清清嗓子,“九姑娘,就是九妹祝的神主。這九妹祝知道的人很少,懂得人也不多。”
“那您是怎麼知道的呢?”阿呆問。
“因為這九姑娘跟我們曾家先祖有關係,所以曾家的傳人都知道九妹祝”,我又喝了口水。
“我爺爺怎麼沒跟我說過呢?”老驢納悶。
“你又不姓曾!”阿呆白他一眼,“爺,您快接著說!”
這話說來長了,這是老七爺給我講的,曾家玄譜上記載的一個故事。
明朝初年,有一支苗人小部落從雲南遷到廣西太平府,在那裏定居,繁衍生息。在部落首領阿甲的治理下,部落逐漸發展壯大。阿甲後來做了土官,在當地的影響越來越大。
這位首領阿甲有二十個兒子和九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兩個女兒是雙胞胎,最是美麗,八女兒叫阿泰,九女兒叫阿夏。
女兒們長大之後,七個嫁給了部落貴族或者其它的部族首領,最後剩下阿泰和阿夏還待字閨中。
阿泰溫柔俏麗,善於紡織刺繡,她的繡品精美絕倫,被當地人奉為珍品。阿夏卻對這些沒有興趣,她具有極高的巫術天賦,她的父祖都精通巫術,所以阿甲也從小對她進行了巫術的培養和教育。
苗人自古精通巫蠱,阿夏對此如癡如醉,不但和父親學,也向族裏的老巫師學。因為她天賦好,又機緣深厚,很快就成了巫師。
十六歲時,她去城裏為姐姐賣刺繡。阿泰的刺繡很搶手,很快賣完了。阿夏就趁這個機會準備好好遊覽一番城裏的風光。這畢竟是她第一次進城,為了玩個盡興她甩開族人,自己一個人四處賞玩。
旁晚的時候,她走到一個有石獅子鎮守的大房子前,見一位老道人被人從門裏打了出來,打的非常狼狽。阿夏性如烈火,上去打倒打人的人,把老道救了出來,拉著他就跑。
慌亂之中迷失了方向,後來老道緩過氣來,先謝過阿夏,然後說這家的主人是朝廷的大官,得罪了他們就等於得罪了官府。
阿夏讓老頭跟自己回部落,老道說現在不能往回走,會被抓住。讓阿夏跟他走,要帶她進山躲一躲。
天真的阿夏沒有多想就跟他進了山,老道在山裏有一座破舊的小道觀。他就讓阿夏在這裏先住下,等過幾天風頭一過,再讓她回部落。
老頭每天按時來給阿夏送飯,之後就不見蹤影,很神秘。阿夏覺得納悶,就想自己先回去。無奈這道觀四周像一個迷魂陣,她怎麼走也走不出去。
這天晚上老頭又來送飯,阿夏一把抓住他的手說,“你到底是什麼人,這地方為什麼走不出去?”
老道一笑,手輕輕一揮就脫開阿夏的手說,“貧道是出家人,還能害你不成?”
阿夏說:“那為何不讓我下山?”
老道說,“你這女孩子身上帶著很大的煞氣和血光,你若是回去,你族人將有大禍,貧道將你留在山上,十年後你再回去,方可無虞。”
阿夏大怒,說,“你哪裏來的牛鼻子,敢拘謹我?我就是要回去,看你怎麼攔我!”她衝著老道就打。
無奈那老道功夫非常厲害,全然不是那天在城裏看見那樣,阿夏根本不是他對手,幾次攻擊都被老道輕輕化解。無奈之下,她隻好虛晃一招,轉身就跑。
老道也不追,衝著阿夏的身影喊道,“小施主,你何苦來?”
阿夏一口氣跑出很遠,又迷路了。轉來轉去都是在一片小樹林裏四周霧氣彌漫,辨不清方向。
足足轉了兩天三夜,阿夏又餓又渴,徹底絕望了。
這時候老道又出現了,把精疲力竭的阿夏領回了道觀,對她說,“你天賦異稟,喜歡巫術,既然如此貧道收你為徒,教你道門法術如何?如此一來你也可以安心在此。”
阿夏一聽法術,馬上來了興致,當下就磕頭拜了師。
從此,阿夏每天跟老道學道術,因她有巫術的底子和良好的天賦,靈氣,進步神速。
很快過了三年,阿夏十九歲了,老道一邊為她的進步欣喜,一邊暗中經常歎息。
這一天,老道把阿夏喊道身邊說,“阿夏,師父與你隻有三年緣分,如今師父要走了。你要記住師父的話,在這山上修滿十年再下山,不然你族人將有大禍。
阿夏十分舍不得師父,但老道去意已決,阿夏無奈隻好送師父走。到了小樹林那,老道回身對阿夏說,“這片樹林已擋不住你,以後要靠自己。將來你若有難,盡可回到此處,自有曾姓道人救你出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