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大結局(1 / 2)

接下來就是國人酒桌上慣常的那一套,先敘了師門私誼,而後你來我往地喝酒,曹正見高強酒到杯幹,不由大為欽佩。那呂頤浩身為通判,見知府談笑間將一群山賊都招安了,明日再攻破桃花山,青州匪患就算大致平息,身為通判他也與有榮焉,如何不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呂頤浩放下酒杯,正色對曹正道:“曹節級,既然迷途知返,可喜可賀,如今有個大好的立功機會擺在眼前,不知意下如何?”

曹正還沒反應過來,高強可知道這呂頤浩肚子裏打的什麼主意,眼睛象抽筋一樣對曹正猛眨,無奈曹正不知是多喝了兩杯還是被呂頤浩吸引了注意力,壓根沒瞧見:“呂大人請說。”

呂頤浩看也不看高強,撚須道:“即今曹節級既然是為了救援桃花山而來,恐其山上未必知曉曹節級招安之事,那求援的使者眼下也在曹節級軍中,何不使個瞞天過海之計,我這裏安排些得力官兵,假扮了曹節級的部下,趁夜上了山去,由那求援使者叫開門戶,趁機就挑了這山寨,一舉滅了桃花山,豈不是好?”

曹正臉色一變,忙把眼睛去看高強,隻見高強一臉的無奈,曉得勢頭不妙,但要他剛剛招安,翻過身來就去剿滅同夥,這人乃是個講義氣的血性漢子,總是心中不願,當下隻是不語。

高強和許貫忠對望了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驚訝:呂頤浩這廝,心機當真了得!這條計策寥寥數語,其實內涵極其深刻,首先曹正參與了這計策,就算是和綠林徹底斷了關係,要知道和官兵合謀來詐自己人,這是綠林中的頭等大忌,曹正隻要幹了這事,從此一輩子都隻能拎著腦袋跟著高強幹;二則成功率極高,既有正牌的前二龍山頭領曹正,又有求援的桃花山使者,桃花山又以為官兵還沒到山下,不大會提防,黑夜之中隻要開了關,大隊官兵一擁而入,立時就是一麵倒的屠殺,這呂頤浩片刻之間就想出這等計策,委實厲害。

他也看出曹正未必情願,這事說起來確實有些難為人,許貫忠就算想到了,顧念林衝這頭的師徒情麵,多半也是不說。當下幹咳兩聲,出來打圓場:“呂大人這計策,端的是妙的很,隻是曹節級剛剛投效朝廷,其心未定,部下們更是草莽之氣未除,恐怕不大能施行這條計策吧?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呂頤浩把臉一板,道:“知府大人這是何言?若要破桃花山,便在此刻,倘使遷延時日,要官兵以血肉之軀仰攻,不但損傷必重,抑且大耗錢糧。這桃花山乃是知府大人誌在必得,曹節級隻需下定決心與過去一刀兩段,便可救了無數官兵性命,又可省了無數錢糧,須知這些錢糧俱都取自百姓之辛勞,能省的一份,便是為百姓謀了一份生計,偌大功德,豈不勝於綠林中的區區義氣?當機立斷,曹節級一言可決!”

話說到這份上,高強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說實話,呂頤浩這條計策,不但在軍事上是可行和巧妙的,在政治上也是正確的選擇,哪怕是對於曹正自己以後的仕途,這麼一樁功勞也是大有好處的。難就難在綠林中人,尤其是曹正這樣熱血型的人來說,義氣是行為的準則,名聲更是比性命還重要,要他為了自己兄弟接受招安容易,要他出賣昔日的同夥可就難了。